《水调歌头(咏茶)》
时间: 2025-01-24 17:25: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咏茶)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
炼作紫金堆。碾破香无限,
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
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
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
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白话文翻译:
在二月的第一场雨后,昨夜响起了一声雷鸣。
茶树的嫩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相展现,
采摘下树枝上的雀舌嫩芽,带着露水和烟雾捣碎,
炼制成紫金色的茶堆。碾破的香气无穷无尽,
飞起的绿尘如烟。汲取新鲜的泉水,点燃活火,
试着来泡茶。放下兔毫的茶盅,
滋味在舌头上回味。唤醒青州的从事,
驱赶掉百万的睡魔,梦中无法到达阳台。
两腋间清风拂起,我想要飞升到蓬莱。
注释:
- 雀舌:指茶树的新芽,形状如雀的舌头,嫩绿而娇嫩。
- 紫金堆:形容茶叶的色泽,茶叶在制作过程中呈现出的美丽色泽。
- 兔毫:一种优质茶具,通常用兔毛制成,极为细腻。
- 青州:古地名,指今山东地区,因其出产优质茶叶而闻名。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境界或渴望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细腻优雅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生活情趣以及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季,正逢二月春雨,诗人通过描绘茶的采制过程,表达了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茶在唐宋时期已成为文人雅士的饮品,象征着高雅和清逸的生活。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咏茶)》是葛长庚对茶文化深刻理解的体现,诗中通过春雨的洗礼和春日的温暖,展现了茶叶采摘的美好过程。开篇的“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不仅点明了时节的变化,更为整首诗营造了生机盎然的氛围。接着,诗人细致描绘了茶叶的采摘和制作过程,使用“雀舌”“紫金堆”等生动形象的词汇,传达出茶的鲜美和香气。
在品茶的过程中,诗人更是将茶的滋味与个人的精神体验紧密结合,通过“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的描写,表现出茶对人的清醒和振奋之效。最后的“我欲上蓬莱”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生活美好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茶文化的深厚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开篇以时间和天气入手,暗示春天的来临。
-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描绘春天的景象,茶树在春日阳光下争相展现,生机勃勃。
-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描述茶叶的采摘及制作,体现出对茶的细致和珍视。
- 炼作紫金堆:形容茶叶的色泽,给予茶一种贵重的形象。
- 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描绘茶香四溢,绿烟飞扬的场景,增强了意境的美感。
-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表现出泡茶的热情和期待。
- 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强调品茶的过程,茶的滋味令人回味无穷。
-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通过茶的提神作用,表现出茶对人精神状态的影响。
-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最后表达了追求理想境界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茶叶比作“雀舌”,形象生动。
- 拟人:茶叶“战退睡魔”,赋予茶以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也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茶展开,既有对茶的细致描绘,也有对春天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润泽万物。
- 雀舌:象征茶的嫩芽,代表着清新和生机。
- 紫金堆:象征茶的高贵和珍稀。
- 青州:象征茶的故乡,代表着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雀舌”指的是什么?
A. 鸟的舌头
B. 茶树的新芽
C. 春天的花朵
D. 清晨的露水 -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着__。 -
判断题: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茶的冷漠态度。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B
- 理想的境界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茶歌》 - 杜甫
- 《题茶山》 - 陆游
诗词对比:
- 《饮茶歌》(唐代白居易):同样描绘茶文化,但更侧重于茶的饮用过程和社交场合。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虽是不同主题,但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和美好的向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茶文化的历史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