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海棠)》
时间: 2025-01-11 05:11: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落魄(海棠) ——范成大 〔宋代〕
马蹄尘扑。春风得意笙歌逐。款门不问谁家竹。只拣红妆,高处烧银烛。碧鸡坊里花如屋。燕王宫下花成谷。不须悔唱关山曲。只为海棠,也合来西蜀。
白话文翻译:
马蹄声扬起尘土,春风中得意的人们追逐着笙歌。款款的门前不去询问哪家竹子丛生。只挑选红妆的女子,高处点燃银色的蜡烛。在碧鸡坊中,花朵如同房屋般繁盛;在燕王宫下,花如谷般丰盈。不必为唱那《关山曲》而感到后悔,只因海棠花,正好也盛开在西蜀。
注释:
- 马蹄尘扑:马蹄声扬起的尘土,形容春天的热闹。
- 春风得意:形容春天的气息使人心情愉悦,得意洋洋。
- 款门:指门前的情景,款款而来。
- 红妆:指打扮精美的女子。
- 烧银烛:形容节日或庆典中点燃蜡烛的情景。
- 碧鸡坊:指一个地方,可能是指盛开的地方。
- 花成谷:形容花开得繁盛,如同谷物一般丰盈。
- 关山曲:是古代一种表达离愁别绪的歌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仲淹,号少山,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豪放、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花卉。其诗词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繁荣,文人墨客聚集,春游赏花成为一种风尚。海棠花作为重要的文化象征,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的美好愿望。
诗歌鉴赏:
《醉落魄(海棠)》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和人情世态的词作,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生动的春日气息和人们的欢愉情怀。开头的“马蹄尘扑”便为整首词奠定了热闹的基调,带出了春游的场景,伴随着“春风得意笙歌逐”,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欢愉与活力。
词中反复提到的“红妆”与“银烛”,象征着女子的美丽与节庆的氛围,体现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在“碧鸡坊里花如屋”和“燕王宫下花成谷”的描写中,花的繁盛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一句“不须悔唱关山曲”,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即便有遗憾,也不足以妨碍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整首词蕴含了对春天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珍贵时光的珍惜,展现出一种洒脱而又深刻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马蹄尘扑:开篇以马蹄声引入,营造出春日的热闹氛围,暗示人们的欢快心情。
- 春风得意笙歌逐:春风拂面,得意的人们在追逐音乐,表现出欢庆的气氛。
- 款门不问谁家竹:不去关心哪家院子竹子繁茂,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自在。
- 只拣红妆,高处烧银烛:只挑选盛装的女子,象征着对美的追求。
- 碧鸡坊里花如屋:描绘了花开得繁盛的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燕王宫下花成谷:将花的繁荣与王宫的尊贵结合,彰显了春天的富饶。
- 不须悔唱关山曲:表达了对过去的无悔,强调了对当下的珍惜。
- 只为海棠,也合来西蜀:海棠花的盛开,象征着美好与希望,展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修辞手法:
- 比喻:“花如屋”、“花成谷”使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花的繁盛。
- 对仗:词中有多个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排比:通过对比不同场景的描写,增强了春日的热闹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花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中所蕴含的对过往的无悔与当下的珍惜,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蹄:象征着活力与奔放,带来热闹的氛围。
- 春风:代表着温暖、生机与希望。
- 红妆:象征着美丽与青春,体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 海棠:象征着美好、感性与柔情,承载着诗人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马蹄尘扑”意在表现什么样的场景? A. 安静的乡村
B. 热闹的春游
C. 阴雨天气
D. 冬天的雪景 -
诗中“红妆”指代什么? A. 红色的花朵
B. 打扮精美的女子
C. 春天的颜色
D. 传统的服装 -
诗人在最后一节提到的“关山曲”代表什么? A. 对过去的悔恨
B. 爱情的悲伤
C. 对生命的珍惜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山中杂诗》——王维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诗词对比:
- 范成大《醉落魄(海棠)》 vs. 杜甫《春夜喜雨》:
- 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范成大的词更侧重于人情与欢愉,而杜甫则更着重于自然与诗人的感受。范成大的用词轻快、欢愉,杜甫则带有一种沉静与思索。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