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晚步东郊
作者:范成大 〔宋代〕
原文展示
水墨依林寺,青黄负郭田。
斜阳犹满地,片月早中天。
策策鸦飞急,冥冥树影圆。
西山元自好,那更著云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东郊傍晚的景象:墨色的水面映衬着寺庙,青黄的农田依偎在城墙外。斜阳照耀着大地,明亮的月亮在天空中早已高挂。鸦雀在空中急促地飞翔,树影在昏暗中显得圆润。西山本身就美丽,更添了云雾的装点。
注释
字词注释:
- 水墨:指水面和墨色的景象,形容宁静的水面。
- 负郭田:郭指城墙,这里形容农田位于城墙之外。
- 斜阳:指落日的余晖。
- 片月:指单独的一轮明月。
- 策策:形容鸟儿飞翔的声音。
- 冥冥:形容昏暗、模糊的样子。
- 著:增添、附加。
典故解析:
- 这里的西山可能指的是著名的名山,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涧田,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景交融著称,常常表现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晚步东郊》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晚步东郊》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内心情感的诗。诗中通过对水墨寺庙、青黄田野、斜阳片月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丽。诗人以“水墨”开篇,既突出了自然的清丽,又引入了诗人内心的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夕阳的余晖和高挂的明月,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愉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策策鸦飞急,冥冥树影圆”,通过鸟儿急促的飞翔和树影的柔和对比,表达了自然界的生动与静谧并存,似乎在诉说着一种生机与安宁的和谐。最后一句“西山元自好,那更著云烟”,不仅总结了前面的描写,还升华了主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情与赞美。整首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传递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墨依林寺:水面如墨,映照着林间的寺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青黄负郭田:青黄的农田在城墙外,展现出丰饶的田园风光。
- 斜阳犹满地: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温暖而柔和。
- 片月早中天:一轮明月高挂,预示着夜晚的降临。
- 策策鸦飞急:鸟儿急促地飞翔,增添了动感。
- 冥冥树影圆:模糊的树影显得圆润,暗示着夜色的来临。
- 西山元自好:西山本就美丽,强调了自然的魅力。
- 那更著云烟:云雾的装点,更增添了西山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水墨来比喻宁静的水面。
- 对仗:如“青黄负郭田”,形成一种音韵和谐。
- 拟人:鸟儿飞翔的急促声仿佛在表达自然的生机。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傍晚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传达出宁静、和谐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墨:象征宁静与清幽。
- 青黄田:象征丰收与自然的富饶。
- 斜阳与片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美好。
- 鸦飞与树影:象征生动与静谧的对比。
- 西山:象征自然的永恒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水墨”主要形容什么?
- A. 寺庙
- B. 水面
- C. 云雾
-
诗中提到的“斜阳”指的是哪个时间段的阳光?
- A. 清晨
- B. 正午
- C. 傍晚
-
诗中最后一句“那更著云烟”暗示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生活的忙碌
- C. 夜晚的降临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晚步东郊》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写了自然美景,但范成大的诗更注重黄昏的宁静与生动的对比,而王维则注重山中暮色的沉静,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