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雹》

时间: 2025-01-26 02:59:58

黑云驱物忽城东,万雹飞来势绕空。

和气不成三日雨,威棱兼助一番风。

山中蜥蜴真成祟,海底蛟龙误奏功。

久旱不堪逢此厄,几时禾黍报年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雹 李东阳 〔明代〕 黑云驱物忽城东,万雹飞来势绕空。 和气不成三日雨,威棱兼助一番风。 山中蜥蜴真成祟,海底蛟龙误奏功。 久旱不堪逢此厄,几时禾黍报年丰。

白话文翻译: 黑云突然驱赶着物体出现在城东,无数冰雹飞来,气势环绕在空中。 平和的气息未能形成三天的雨水,威严与力量却助长了风势。 山中的蜥蜴真的成了祸害,海底的蛟龙错误地奏效了。 长期的干旱让人难以承受这样的灾难,何时才能有丰收的禾黍来报答年成的好。

注释:

  • 黑云驱物:形容黑云迅速移动,驱赶着云中的物体。
  • 万雹飞来:形容冰雹数量极多,飞快地落下。
  • 和气不成:指平和的天气未能形成。
  • 威棱兼助:威严与力量共同助长。
  • 山中蜥蜴:可能指自然灾害的象征。
  • 海底蛟龙:古代传说中的水族生物,这里可能指自然力量的象征。
  • 久旱不堪:长期干旱让人难以承受。
  • 禾黍报年丰:指农作物丰收,回报一年的辛勤劳动。

诗词背景: 李东阳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灾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自然灾害和农民的苦难。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切和对丰收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紧凑的语言,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灾害。首两句通过“黑云驱物”和“万雹飞来”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冰雹的猛烈和破坏力。中间两句通过对“和气不成”和“威棱兼助”的描述,暗示了自然灾害的不可预测性和强大力量。后两句则通过“山中蜥蜴”和“海底蛟龙”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灾害的严重性和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丰收的深切期盼,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首句“黑云驱物忽城东”,通过“黑云驱物”的动态描绘,展现了天气的突变和冰雹的来临。
  • 次句“万雹飞来势绕空”,用“万雹飞来”形容冰雹的数量和速度,以及“势绕空”来描绘冰雹的猛烈。
  • 第三句“和气不成三日雨”,表达了天气未能如愿转好,反而带来了灾害。
  • 第四句“威棱兼助一番风”,通过“威棱兼助”来强调自然力量的强大和不可抗拒。
  • 第五句“山中蜥蜴真成祟”,用“山中蜥蜴”来比喻自然灾害的祸害。
  • 第六句“海底蛟龙误奏功”,通过“海底蛟龙”来比喻自然力量的错误作用。
  • 最后两句“久旱不堪逢此厄,几时禾黍报年丰”,表达了长期干旱后的苦难和对丰收的期盼。

意象分析:

  • 黑云:象征着不祥的预兆和突变的天气。
  • 万雹:象征着猛烈的自然灾害和破坏力。
  • 山中蜥蜴:象征着自然灾害的祸害。
  • 海底蛟龙: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强大和不可预测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黑云驱物”形容的是什么现象? A. 晴天 B. 冰雹 C. 雨天 D. 风
  2. “山中蜥蜴真成祟”中的“蜥蜴”象征什么? A. 自然灾害 B. 好运 C. 丰收 D. 平静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A. 雨天 B. 风 C. 丰收 D. 平静

答案:

  1. B. 冰雹
  2. A. 自然灾害
  3. C. 丰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自然灾害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对比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李东阳的《雹》:两者都通过自然现象来反映社会现实和农民的苦难。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李东阳的《雹》:前者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者则通过自然灾害来反映现实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