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天晴雪共难消。
白话文翻译:
天山像无数的笏板耸立着琼瑶般的冰雪,引导我向西行进,陪伴着我的孤独。我与山中的精灵相对而笑,满天的晴朗雪景共同难以消融。
注释:
- 天山:指新疆的天山山脉。
- 万笏:比喻山峰众多,像古代官员手中的笏板。
- 琼瑶:美玉,这里比喻雪的洁白。
- 寂寥:孤独,寂寞。
- 山灵:山中的神灵或精灵。
- 晴雪:晴朗天气下的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号少穆,晚号竢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他因主持禁烟和抵抗英国侵略而闻名,后被贬至新疆。这首诗是他被贬期间所作,表达了他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坚韧。
创作背景: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被贬至新疆,面对边疆的艰苦环境和政治上的失意,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山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坚韧。诗中的“天山万笏耸琼瑶”描绘了天山山脉的雄伟和雪的洁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定和高洁。“导我西行伴寂寥”则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前行的决心。最后两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天晴雪共难消”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以及他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比喻和夸张手法,描绘了天山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高尚品格。
- 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前行的决心,展现了他的坚韧不拔。
- 第三句通过拟人手法,将山灵赋予了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第四句则通过“共难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即使困境难以消解,他依然保持着积极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天山万笏耸琼瑶”中的“万笏”和“琼瑶”都是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天山的壮丽和雪的洁白。
- 拟人:“我与山灵相对笑”中的“山灵”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坚韧。诗人通过描绘天山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在孤独中前行的决心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意象分析:
- 天山:象征着坚定和高洁。
- 万笏:比喻山峰众多,象征着诗人的坚韧不拔。
- 琼瑶:比喻雪的洁白,象征着诗人的高尚品格。
- 山灵: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诗人的乐观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万笏”比喻的是什么? A. 山峰 B. 雪 C. 云 D. 风 答案:A
-
诗中的“琼瑶”比喻的是什么? A. 山峰 B. 雪 C. 云 D. 风 答案:B
-
诗中的“山灵”指的是什么? A. 山中的神灵 B. 山中的动物 C. 山中的植物 D. 山中的风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 杜甫的《望岳》: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决心。
诗词对比:
- 林则徐的《塞外杂咏》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 林则徐的《塞外杂咏》与杜甫的《望岳》都通过描绘山脉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决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林则徐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