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碑》

时间: 2025-01-24 17:56:50

陈入闭永夜,野土化枯骸。

表里无青史,婆娑有绿苔。

扪心应自愧,谀墓亦堪哀。

伊吕真千古,丰碑安在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陈入闭永夜,野土化枯骸。
表里无青史,婆娑有绿苔。
扪心应自愧,谀墓亦堪哀。
伊吕真千古,丰碑安在哉。

白话文翻译:

在漫长的黑夜中,陈列的碑铭显得沉寂,
野外的泥土已化为枯骨。
碑的表面和内里都没有青史留下的记载,
唯有绿苔在摇曳生姿。
触摸内心,应该感到羞愧,
对那些谄媚的墓碑也感到悲哀。
伊尹和吕望的事迹亘古不变,
那丰碑又在哪里呢?

注释:

  • 陈入:指古人所立的碑铭或碑刻。
  • 闭永夜:形容黑暗的环境,意味着长久的静寂。
  • 枯骸:指枯干的尸体,喻示生命的消逝。
  • 青史:指历史的记载,通常是指有价值、有名望的事迹。
  • 婆娑:形容绿苔的轻轻摇动。
  • 扪心:用手触摸心脏,喻指内心自省。
  • 谀墓:指对墓碑的谄媚或虚假的赞美。
  • 伊吕:指古代的名臣伊尹和吕望,象征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边连宝,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反映其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以及对死亡与生命意义的探讨。在清代,社会动荡,历史的遗留使得诗人对古碑的感慨尤为深刻。

诗歌鉴赏:

《古碑》通过对古碑的描绘,引发了对生命、历史和个人价值的深思。诗的开头以“陈入闭永夜”引出古碑的沉寂,暗示历史的无情和时间的流逝。接着“野土化枯骸”,不仅描绘了沧桑的景象,也隐喻着人类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诗人提到“表里无青史”,表达了对历史遗忘的失落感,碑的存在似乎并未能记录下真正的辉煌。

“婆娑有绿苔”则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循环与生机,尽管人已去世,绿苔依然生长,似乎在讽刺那些空洞的荣光。此处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在“扪心应自愧”中,诗人自省,感到对历史的责任与内心的愧疚,进一步引发对“谀墓”这一现象的批判,认为对已逝之人的谄媚并不能改变历史的真实。最后“伊吕真千古,丰碑安在哉”则以伊尹和吕望的伟大成就为参照,发出了对历史的追问,丰碑究竟何在?此句不仅是对古人的怀念,也是对自身价值的反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陈入闭永夜:古碑静默无声,犹如长夜般无尽。
  2. 野土化枯骸:大地上已化作死去的尸骸,象征生命的终结。
  3. 表里无青史:碑的外表和内部都没有留下历史的痕迹。
  4. 婆娑有绿苔:绿苔摇曳生姿,表明自然依旧存在。
  5. 扪心应自愧:触摸内心,感到愧疚。
  6. 谀墓亦堪哀:对虚假的赞美感到悲哀。
  7. 伊吕真千古:提到历史上的伟人,象征不朽。
  8. 丰碑安在哉:对丰碑的质疑,发出历史的叹息。

修辞手法:

  • 对比: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沉寂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绿苔被描绘成“婆娑”,赋予其生命和情感。
  • 反问:通过“丰碑安在哉”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历史的遗忘与个人生命的意义,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当下生命的思索,呼唤对真实历史的关注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碑:象征历史的沉默与人类的遗忘。
  • 绿苔:自然的再生与生命的延续。
  • 青史:历史的记载与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古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辉煌
    B. 历史的遗忘
    C. 自然的美

  2. “伊吕”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诗人
    B. 古代名臣
    C. 文人雅士

  3. 诗中“扪心应自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愧疚
    C. 无奈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王之涣
  • 《静夜思》 by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古碑》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在探讨自然与生命,但《古碑》更注重历史的沉重感,而《鸟鸣涧》则强调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宁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总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边连宝生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