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霄宫》
时间: 2025-01-27 04:10: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霄宫
天柱峰头一振衣,
云开岩路雨晴时。
登临欲访神仙事,
纪述都无汉晋碑。
拍手数声龙井跃,
篝灯一鉴洞天奇。
林间安得栖身处,
欲炼金丹饵玉芝。
白话文翻译:
在天柱峰顶轻轻一振衣袍,
云雾散开,山间小路在雨后变得晴朗。
我登高临望,想要探寻神仙的事迹,
然而关于他们的记载,却没有汉晋时期的碑文。
我拍手数声,龙井涌动,
篝火照亮了洞天的奇异景象。
在树林间哪里可以找到栖身之地,
我想要炼制金丹,采食玉芝。
注释:
- 天柱峰: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在古诗中常象征着高远、超脱。
- 神仙事:指有关仙人、道教文化中的神秘事物。
- 汉晋碑:指汉代和晋代的石碑,常有历史记载,代表着古代文化传承。
- 龙井:龙井水,象征灵动、清澈而神秘的泉水。
- 篝灯:用柴火点燃的灯,象征光明与希望。
- 金丹、玉芝:道教中炼金术的产物,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天柱峰的描写,体现了道教文化中的追求超脱与长生的主题。诗中提到的“神仙事”与“金丹、玉芝”都是道教中追求不朽、长生的理念。而汉晋碑的缺失则暗示了对古代智慧与文化的渴望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复古,字景仁,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时期。诗人可能身处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因而产生对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洞霄宫》是一首充满道教思想的山水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开篇的“天柱峰头一振衣”,展现了诗人的气度与胸怀,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接着“云开岩路雨晴时”则描绘出清新明朗的山间景象,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登临欲访神仙事”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及其理想生活的向往,而“纪述都无汉晋碑”则表明了对古代文化遗失的惋惜。最后两句“林间安得栖身处,欲炼金丹饵玉芝”更是直接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展现了道教哲学的典型思想。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壮丽,又蕴含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柱峰头一振衣:在高山之巅轻轻抖动衣袍,象征着诗人心境的清澈与高远。
- 云开岩路雨晴时:雨后云雾散去,山路通畅,描绘了山水的清新与宁静。
- 登临欲访神仙事:登高远望,渴望探寻关于神仙的故事,体现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 纪述都无汉晋碑:对汉晋时期的文化遗存感到失落,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
- 拍手数声龙井跃:拍手声中,象征泉水的活跃,表现自然的灵动。
- 篝灯一鉴洞天奇:篝火照亮洞中奇景,展现了神秘而美丽的自然奇观。
- 林间安得栖身处:对栖息之地的渴望,表达了对归宿的追求。
- 欲炼金丹饵玉芝:想要炼制金丹,采食玉芝,体现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龙井跃动)拟人化,增添了诗的动感。
- 对仗:如“拍手数声”和“篝灯一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山水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形成深邃的意象。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道教文化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理想。整首诗展现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文化的惋惜,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天柱峰:象征着高远与超脱。
- 龙井:象征灵动与清澈,体现自然之美。
- 篝灯:象征光明与希望,指引方向。
- 金丹、玉芝: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天柱峰”象征什么?
- A. 高远与超脱
- B. 地平线
- C. 城市
-
诗人希望探寻的是什么?
- A. 财富
- B. 神仙事
- C. 名声
-
“林间安得栖身处”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对归宿的渴望
- C. 对自然的厌倦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和戴复古的《洞霄宫》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但王维更侧重于宁静的山林,而戴复古则融入了对道教文化的探讨,展现出诗人对超脱的渴望与追求。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道教文化与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