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手揽澄清辔,声名汉范滂。
一台振风采,列郡正权纲。
衡岳势增重,文星日有光。
金门虽藐藐,玉节自堂堂。
白话文翻译:
我手握清澈的缰绳,声名如同汉朝的范滂。
一台之上展现风采,治理各地的权柄稳妥有序。
衡岳的威势日渐增强,文星的光芒每日增辉。
金门虽显得微小,玉节却依然堂堂正正。
注释:
- 揽:抓住,握住。
- 澄清辔:指清澈的缰绳,象征驾驭。
- 声名:名声,声誉。
- 汉范滂:范滂是汉代著名的政治家,以德行闻名。
- 一台:指治理政务的机构或平台。
- 振风采:展现风采,表现出色。
- 衡岳:指衡山和岳阳,象征山的威势。
- 文星:象征文人或文才。
- 金门:比喻权力的象征,虽小但重要。
- 玉节:象征高贵的节操。
典故解析:
- 范滂:范滂是汉代著名的人物,其声名显赫,诗中用以比较,意在强调诗人地位的崇高。
- 衡岳:衡山是南岳之一,象征着高耸的威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元亨,号复古。南宋时期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象丰富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山水和人文景观,体现了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戴复古担任官职期间,表达了他对政治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景与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清晰的结构展现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与对社会的深切关怀。首句“手揽澄清辔”描绘了诗人掌控局面的自信与从容,彰显出一种清明的政治愿景。接下来的“声名汉范滂”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进一步提升了诗人自身的地位与品德,传递出一种光辉的政治理想。
“衡岳势增重,文星日有光”两句,山岳的高耸与文星的光辉象征着文化的力量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诗人不仅关注外在的权力,更注重内在的德行与智慧。最后两句则以金门和玉节的对比,强调即使在微小的权力面前,仍要保持高尚的品格与节操,展示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整首诗虽然短小,但意蕴深厚,体现了作者的理想主义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既有个人情怀,又有对时代的思考,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手揽澄清辔:诗人自信地握住清澈的缰绳,象征他对自己权力和理想的把握。
- 声名汉范滂:用历史名人范滂来衬托自己的声名与品德,显示出追求的高度。
- 一台振风采:治理政务的平台上展示出色的风采,表明诗人对政务的自信和能力。
- 列郡正权纲:各地的治理秩序井然,突出权力的正当和公正。
- 衡岳势增重:衡山的雄伟象征着文化的力量,暗指诗人对高尚理想的追求。
- 文星日有光:文才的光辉日益显现,强调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性。
- 金门虽藐藐:权力的象征虽小,但意义重大,表明对权力的尊重。
- 玉节自堂堂:高贵的节操始终如一,突显道德的重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政治理想比作清澈的缰绳,强调其纯粹与理想。
- 对仗:如“金门”与“玉节”,在形式上形成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衡岳和文星分别象征着力量与智慧,赋予诗歌更深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理想与道德的结合,强调政治中的德行与文化的力量,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澄清辔:象征着清明正直的政治理想。
- 文星:象征文化和智慧的光辉。
- 金门:权力的象征,虽小但重要。
- 玉节:象征高尚的节操与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 A. 李白
- B. 范滂
- C. 杜甫
-
“一台振风采”中“一台”指的是什么?
- A. 舞台
- B. 政务平台
- C. 学校
-
诗中提到的“衡岳”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文化
- C. 自然
答案:
- B. 范滂
- B. 政务平台
- B. 文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但更多的是对战乱的忧虑。
- 王之涣《登鹳雀楼》:则通过自然景观表现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