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亭》

时间: 2025-01-22 14:21:26

几曲栏干惰倚,帘外月华铺地。

春漏本难听,况是今宵不醉。

何日重偎玉臂,冷落年时芳意。

两处薄罗衾,都有夜阑清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几曲栏干惰倚,帘外月华铺地。
春漏本难听,况是今宵不醉。
何日重偎玉臂,冷落年时芳意。
两处薄罗衾,都有夜阑清泪。

白话文翻译:

几次倚在栏杆上,懒洋洋的看着窗外,月光洒在地上。
春夜的滴漏声本就让人难以入眠,何况今夜我没有醉意。
不知何时才能再次依偎在你的玉臂旁,往昔的温情如今已显冷落。
两处薄薄的罗衾之下,心里都流淌着夜半的清泪。

注释:

  • 栏干:栏杆,指亭子的栏杆。
  • 惰倚:懒惰地倚靠。
  • 月华:月光。
  • 春漏:春夜滴漏的声音,指时间的流逝。
  • 玉臂:指美人的手臂。
  • 冷落:感情的淡薄。
  • 薄罗衾:薄薄的罗制被褥。
  • 夜阑清泪:夜深时分的清泪。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抒情的场景,诗人借用月光和春夜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怀念。明月和春夜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宁静与美好,但在诗中却渗透着淡淡的哀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承谦(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写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而受到关注。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丰富,常用细腻的描写来表达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常常受到压抑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孤寂,表达了对失去情感的怀念及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荆州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诗人在静谧的夜晚,借助栏杆、月光和滴漏声,展现了心中的孤寂与思念。开头两句通过“几曲栏干惰倚,帘外月华铺地”,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诗人似乎在灯下独自沉思,月光洒在地上,给人一种清冷的美感。而“春漏本难听,况是今宵不醉”则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与孤独,春夜的滴漏声在此刻显得格外刺耳,映衬出诗人心中的失落与忧伤。

接下来的“何日重偎玉臂,冷落年时芳意”更是直接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在思念的同时,感受到爱情的冷落,似乎在问自己何时才能再次依偎在心爱的人身旁,感受那份温暖。

最后两句“两处薄罗衾,都有夜阑清泪”则是全诗的高潮,薄薄的被褥下,诗人与爱人的思念交织,泪水在夜阑之时悄然滑落,透出一种无奈与凄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失落的爱情和孤独的人生,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几曲栏干惰倚:诗人懒洋洋地倚靠在栏杆上,表现出一种消遣的态度。
    • 帘外月华铺地:窗外的月光洒在地上,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春漏本难听:春夜的滴水声令人难以入眠。
    • 况是今宵不醉:今夜没有醉意,更加感到孤独。
    • 何日重偎玉臂:渴望再次依偎在爱人身旁。
    • 冷落年时芳意:感情的淡薄让往日的美好显得无比冷落。
    • 两处薄罗衾:两处不同的地方,各有各的孤独。
    • 都有夜阑清泪:在夜深人静时,泪水悄然流淌。
  • 修辞手法

    • 比喻:月华比作铺在地上的光,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爱情的思念和孤独感,表达了对失去的情感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渴望,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栏干:象征着思念与期待。
  • 月华:象征着宁静与美好,暗含孤独。
  • 春漏: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焦虑。
  • 玉臂:象征着爱与温暖。
  • 薄罗衾:象征着隔阂与孤独。
  • 清泪:象征着无奈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华”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
    • B. 月光
    • C. 星光
  2. “何日重偎玉臂”中,“玉臂”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
    • C. 家庭
  3. 本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思念与孤独
    • C. 愤怒

答案:

  1. B. 月光
  2. B. 爱情
  3. B. 思念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滟滟随波千万里》

诗词对比

  • 《荆州亭》与李清照的《声声慢》都探讨了思念与孤独的主题,前者通过静谧的夜晚表现情感的细腻,后者则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表达对过去的追忆。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均有共鸣,但手法各异,前者偏重于直接的抒情,后者则运用大量的比喻和象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