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达生
无二客穿冢殉,有一奴荷锸从。
勿烦作者谀墓,莫管邻人相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大意是:没有两个客人在墓旁殉葬,只有一个奴仆背着锹跟随。不要去烦恼为作者谄媚墓碑,也不要去关心邻居在忙些什么。
注释
- 无二客:指的是不再有两个客人,暗示孤独或冷清。
- 穿冢殉:穿冢,即为亡者殉葬,殉葬者往往为死者的亲信或奴仆。
- 荷锸:背着锹,形容奴仆的工作和身份。
- 勿烦:不要去打扰或担心。
- 作者谀墓:指的是为死者的墓碑歌颂或献媚。
- 邻人相舂:邻居在忙着舂米,暗指生活的琐碎和世俗的忙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生于1167年,卒于1230年。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刘克庄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达生》写于动荡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生死、忠诚与世俗的思考。诗中表现了对殉葬文化的质疑与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体现了深邃的哲理。
诗歌鉴赏
《达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简练的笔触,表达了对生死、忠诚和世俗的思考。开篇“无二客穿冢殉”,直指殉葬的孤独,仿佛在揭示生者与死者之间的隔阂。没有人愿意陪伴,只有一个奴仆,这不仅反映了社会对忠诚的冷漠,也暗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
接下来的“勿烦作者谀墓”,则更进一步,诗人似乎在反思对死亡的态度。他拒绝了为死者刻意的歌颂和谄媚,表现出一种对死亡的淡然与超然,似乎在说,生者活着的意义不应局限于对亡者的缅怀。
最后一句“莫管邻人相舂”,更是将视线拉回到现实,暗示生活中的琐事和世俗的繁忙。诗人在此提醒人们,不必过于关注他人的生活,而应珍惜自己的生命与存在。
整首诗以简驭繁,字句凝练,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独到见解,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二客穿冢殉:描绘了一个冷清的场景,只有一个人殉葬,突显孤独。
- 有一奴荷锸从:强调随行的“奴”,暗示忠诚与地位的低下。
- 勿烦作者谀墓:反映出诗人对谄媚文化的反感,主张真实与真诚。
- 莫管邻人相舂:提醒人们关注自我,不要被外界琐事牵绊。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上下句之间存在对仗关系,增强了韵律感。
- 隐喻:用“奴”隐喻对社会地位的无奈与忠诚。
- 反讽:通过“勿烦作者谀墓”表现对谄媚的讽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死的探讨,反映了对忠诚与世俗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超然态度。诗人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哲理,促使读者反思生命的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客:象征外来者与生者,反映人际关系的冷漠。
- 奴:象征忠诚与无奈,反映社会地位的差异。
- 墓:象征死亡与永恒,反映生命的终极问题。
- 锸:象征劳动与牺牲,暗示生者的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无二客”指的是什么?
A. 两个客人 B. 没有客人 C. 三个客人 -
“勿烦作者谀墓”表达了什么态度?
A. 赞美 B. 反感 C.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奴”象征什么?
A. 忠诚与无奈 B. 富有与尊贵 C. 自由与独立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探讨生死与怀念,情感更为激昂。
- 《月夜忆舍弟》: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资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