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亭 夜凉梦至白水洞见起新、起毅》
时间: 2025-02-04 13:27: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梧叶一声细响。湘簟夜凉初爽。忽地御冷风,人在清溪碧嶂。执手喜销悒怏。醒忆癯然形状。会得梦来因,只合随时调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清凉的夜晚,梧桐树的叶子轻轻作响,湘江的竹席上感受到夜的凉爽。忽然感受到一阵清风,身处在碧绿的溪水和青翠的山峦之间。握着手,心中的烦闷渐渐消散,醒来后忆起自己的瘦弱身影。明白梦中的遭遇,理应随时调养身体,保持健康。
注释:
- 梧叶:指梧桐树的叶子。
- 湘簟:湘江的竹席。
- 悒怏:心情烦闷,忧郁的样子。
- 癯然:形容身体瘦弱,精神不振。
- 调养:调理和养护身体。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湘”指的是湘江,湘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象征着清秀的山水与文人的情怀。同时,梧桐树在古代文化中常用于表达孤独与思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贻繁(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于荆州,以山水诗闻名。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季的夜晚,诗人可能在游览湘江时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内心的烦恼,因而写下此诗以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一个清凉的夜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开头的“梧叶一声细响”,以细腻的声音描绘出环境的静谧,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湘簟夜凉初爽”描绘出夜晚的凉意,仿佛让人感受到秋夜的清新。随着“忽地御冷风”的出现,诗人感受到一阵清风袭来,带来一丝愉悦与安慰。
此时,诗人的心情从初始的忧郁逐渐转为舒畅,握手相伴,心中的烦闷“喜销悒怏”。而“醒忆癯然形状”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反思,流露出对健康的关注和渴望。“会得梦来因,只合随时调养”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自我的关怀,体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梧叶一声细响:描绘夜晚的静谧与微风轻拂,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
- 湘簟夜凉初爽:通过“湘簟”展现出环境的清凉,突出秋夜的舒适感。
- 忽地御冷风:描写突如其来的清风,使人感到神清气爽。
- 人在清溪碧嶂:身处自然,心灵得到宁静,环境描绘生动。
- 执手喜销悒怏:握手之情,心中的烦恼消散,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 醒忆癯然形状:反思自我,意识到身体的脆弱。
- 会得梦来因:梦中的感受引发了对生活状态的思考。
- 只合随时调养:强调健康的重要性,呼唤对身体的呵护。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梧叶一声细响”,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执手喜销悒怏”与“醒忆癯然形状”形成对比。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身心健康展开,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健康的关注,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梧叶:象征孤独与思念。
- 湘簟:代表湘江的自然之美与清新的气息。
- 冷风:象征清新与舒适,带来愉悦感。
- 清溪碧嶂:自然宁静的象征,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湘簟”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席子
c) 一种饮料 -
“执手喜销悒怏”中“悒怏”的意思是? a) 快乐
b) 忧郁
c) 迷惘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方面展开? a) 自然风光
b) 身心健康
c) 人际关系
答案:
- b) 一种席子
- b) 忧郁
- b) 身心健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情感的抒发,但李白更侧重于思乡情绪,而周贻繁则关注自我调养与健康。
粗略解读:
李白以月亮引发思乡之情,周贻繁则通过夜晚的凉意反思自身的健康,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方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