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湘灵(二首)
柳眼低垂护墨池,
菱花掩映远山眉。
输卿刀尺工挑锦,
夜夜灯前借履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与才情。她的眼睛如柳叶般低垂,仿佛在守护着墨池;远山的眉目被菱花掩映,显得更加柔美。诗人称赞她用刀尺精巧地挑选锦缎,夜夜在灯下借来履綦(即鞋子),展现了她的才华与勤奋。
注释:
- 柳眼:指柳树的嫩芽,形容女子眼睛的柔美。
- 墨池:古代书法用的墨水池,这里引申为女子的眼神。
- 菱花:菱角的花,象征着水边的美丽景色。
- 输卿:指对某人的称呼,这里是对女子的赞美。
- 刀尺:表示精致的手工艺工具,这里形容女子的才艺。
- 履綦:古代的鞋子,借来使用,体现了女子的朴素与勤劳。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元素,如“柳眼”、“菱花”,常用来描绘女性的柔美与灵动,具有浓厚的古典美学色彩。柳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柔情与离别,而菱角生长在水边,富有生机与活力,象征着女子的清丽与婉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天孙,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对某位才女的赞美,表达了对她的欣赏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女性才华的推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才华。首句“柳眼低垂护墨池”以柳眼比喻女子的眼睛,透露出一种温柔的神态,仿佛在守护着某种珍贵的东西。接着,通过“菱花掩映远山眉”的描绘,将女子的面容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她的清丽与婉约。后两句则转向女子的才艺,“输卿刀尺工挑锦”表现出她的巧手与聪慧,而“夜夜灯前借履綦”则暗示了她在灯下勤奋工作的身影,传达出一种勤劳与才华并存的美好形象。
整首诗流畅而富有韵律,意象丰富,既有视觉之美,又展现了情感的深度。诗人通过对女子的细腻描写,不仅赞美了她的外貌,更加突出了她的内在才华与品德,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高度赞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眼低垂护墨池
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眼睛如同柳叶般低垂,寓意温柔与守护。 -
菱花掩映远山眉
比喻女子的眉目被菱花映衬,增加了她的柔美与神秘感。 -
输卿刀尺工挑锦
称赞女子用巧手挑选锦缎,表现出她的才艺与智慧。 -
夜夜灯前借履綦
暗示她在灯下辛勤劳作,借来鞋子,展现了她的勤奋与朴素。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眼睛比作柳眼,增加了形象感。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形成对偶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赞美女性的美丽与才华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女性的敬仰与称赞,同时反映了对才女的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眼:柔美,温柔。
- 墨池:深邃,内涵。
- 菱花:清丽,灵动。
- 刀尺:巧手,才艺。
- 夜夜灯前:勤奋,努力。
这些意象都蕴含着女性的美丽、才华与勤奋,表现了诗人对女性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柳眼低垂护墨池”中的“柳眼”是指什么?
- A. 柳树的叶子
- B. 女子的眼睛
- C. 墨水的池子
- D. 远山的景色
-
诗中提到的“菱花”象征什么?
- A. 坚韧
- B. 清丽
- C. 繁盛
- D. 忍耐
-
“夜夜灯前借履綦”中,女子展示了什么品质?
- A. 懒惰
- B. 勤劳
- C. 自私
- D. 疏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丽人行》
诗词对比:
沈天孙的《赠湘灵》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与才华,但沈天孙更注重才艺的展现,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沈天孙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女性诗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