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西升秋试时七夕前二日》

时间: 2025-01-24 06:59:59

一咏河梁黯自惊,兰舟叠鼓送君行。

朱弦暗度销魂曲,银管吹残唱别声。

露下西泠秋影白,烟深灵鹫月华清。

翻怜后夜双星渡,何事人间唱渭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西升秋试时七夕前二日》 作者:沈天孙

一咏河梁黯自惊,
兰舟叠鼓送君行。
朱弦暗度销魂曲,
银管吹残唱别声。
露下西泠秋影白,
烟深灵鹫月华清。
翻怜后夜双星渡,
何事人间唱渭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在河梁边吟咏,心中感到无比忧伤,
兰舟轻轻叩打着鼓声,送你远行。
朱色的弦乐缓缓传来销魂的曲调,
银色的管乐伴随着残留的别离歌声。
露水凝结在西泠,秋天的影子显得苍白,
烟雾弥漫在灵鹫山上,月光显得格外清澈。
我怜惜那夜晚双星渡过,
为何在这人世间却传来渭城的歌声?

注释

  • :忧伤、阴暗。
  • 兰舟:指装饰精美的船只。
  • 朱弦:指红色的弦乐器,常用于古筝等乐器。
  • 银管:指银制的管乐器,常用于古代乐队。
  • 西泠:西泠江,古地名,象征秋水。
  • 灵鹫:灵鹫山,佛教名山,象征宁静和清幽。
  • 渭城:渭水之畔的城市,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天孙,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词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善于运用音韵和意象来深化诗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七夕前夕,表达了诗人因送别友人而生的感怀。诗中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离别的伤感,反映了人情冷暖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诗歌鉴赏

《送西升秋试时七夕前二日》以精妙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理。诗中开篇用“河梁”引入,瞬间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友人的不舍与惆怅。“兰舟叠鼓”则通过乐器的声音渲染出送别的场景,带来一种轻盈却又不失沉重的感受。接下来的“朱弦暗度销魂曲,银管吹残唱别声”则更是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出离别时的情感交织,让人感受到那份无法割舍的深情。

在意象的描写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露下西泠秋影白”和“烟深灵鹫月华清”的对比,前者冷清而又清晰,后者则是朦胧与安宁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秋夜的美感。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的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的“翻怜后夜双星渡,何事人间唱渭城”,点明了诗歌的情感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世间离别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在音韵上也极具美感,给人一种轻柔而又沉重的双重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咏河梁黯自惊:在河梁边吟咏,心中感到忧伤与惊讶。
  2. 兰舟叠鼓送君行:兰舟轻叩鼓声,送你远行。
  3. 朱弦暗度销魂曲:红色弦乐悠然流淌,令人神伤的曲调。
  4. 银管吹残唱别声:银管乐器吹奏着残留的别离之声。
  5. 露下西泠秋影白:露水凝结在西泠江,秋影显得苍白。
  6. 烟深灵鹫月华清:烟雾弥漫在灵鹫山上,月光显得格外清澈。
  7. 翻怜后夜双星渡:我怜惜那夜晚双星渡过。
  8. 何事人间唱渭城:为何在这人世间却传来渭城的歌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和离别情感相结合。
  • 对仗:如“朱弦暗度”与“银管吹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音乐与情感的结合,使得孤独的情感具有人性化的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的主题展开,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梁:孤独与分离的象征。
  • 兰舟:友谊的载体,轻盈却又承载着沉重的情感。
  • 朱弦与银管:音乐的意象,代表着离别时的情感表达。
  • 西泠与灵鹫:自然景色的描绘,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舟”代表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船只
    • C. 一种花
    • D. 一种动物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感慨
    • C. 对爱情的渴望
    • D. 对历史的反思
  3. “朱弦暗度销魂曲”中的“朱弦”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丝带
    • B. 红色的乐器
    • C. 红色的花
    • D. 红色的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但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
  • 《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加直白而浓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