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子夜歌
作者: 沈天孙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轻桡荡北渚,中流拗藕丝。
藕丝不可断,缠绵会有时。
白话文翻译:
轻轻划动小船,荡漾在北岸的水边,
在水流之中,藕丝缠绕着船桨。
藕丝是无法轻易断开的,
情意绵绵,总会有重聚的时光。
注释:
- 轻桡:轻轻划动的小船。
- 北渚:北岸的水边。
- 拗:扭转、缠绕。
- 藕丝:出自荷花的藕,像丝一样缠绕在一起。
- 缠绵:形容情感深厚,难以分离。
- 会有时:总会有相见的机会。
典故解析:
“藕丝”常用来比喻缠绵的爱情,源于藕与莲的密切关系,象征着深厚的情感。古诗中常用自然物象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天孙,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子夜歌》创作于沈天孙对人生和爱情思考的时期,可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子夜歌》用简练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夜景图画。诗的开头“轻桡荡北渚”,描绘了水面上轻轻摇曳的小船,给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感觉。接着“中流拗藕丝”,则通过藕丝的缠绕,传达出一种深厚而复杂的情感。藕丝的不可断绝,象征着爱情的执着与永恒。最后一句“缠绵会有时”,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希望的色彩,暗示着无论身处何地,真挚的感情总会有重逢之时。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理想与追求。它不仅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们面对分离时的无奈与期待。诗中蕴含的情感深邃而细腻,使得这首诗在古典诗词中独具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轻桡荡北渚”:轻轻地划着船,荡漾在北岸。这里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水边景象,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 “中流拗藕丝”:在水流中,藕丝缠绕着船桨。藕丝作为一种自然物象,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缠绵。
- “藕丝不可断”:藕丝无法轻易断开,暗示着爱情的坚韧与不易分离。
- “缠绵会有时”:即便面对分离,终会有再次相聚的时刻,传达出一种希望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藕丝比喻情感,形象生动。
- 拟人:情感被赋予生命,表现出情感的深厚。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桡:象征着轻松、自由的爱情。
- 北渚:自然环境的描绘,增添了诗的情境感。
- 藕丝:比喻缠绵的情感,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轻桡荡北渚”中的“轻桡”指什么?
- A. 船的类型
- B. 水的流动
- C. 风的吹动
- D. 人的心情
-
诗中“藕丝不可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爱情的脆弱
- B. 爱情的坚韧
- C. 友情的深厚
- D. 亲情的温暖
-
“缠绵会有时”中“会有时”暗示了什么?
- A. 分离的绝望
- B. 重聚的希望
- C. 生命的无常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绘思念之情,与此诗情感相似。
- 白居易《长恨歌》:同样表达了爱情的缠绵与离别的哀伤。
诗词对比:
沈天孙的《子夜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描绘了夜晚的情景,但前者更侧重于爱情的缠绵,而后者则强调孤独与自我陶醉。两者都利用自然景物来反映内心情感,但表达的情感基调和主题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沈天孙传记与诗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