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咏宣德窑青花脂粉箱为莱阳姜学在赋》
时间: 2025-05-01 14:34:22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满庭芳 咏宣德窑青花脂粉箱为莱阳姜学在赋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原文展示:
龙德殿边,月华门内,万枝凤腊荧煌。六宫半夜,齐起试新妆。诏赐口脂面药,花枝袅笑谢君王。烧瓷翠,调铅贮粉,描画两鸳鸯。当初温室树,宫中事秘,世上难详。但铜沟涨腻,流出宫墙。今日天家故物,门摊卖冷市閒坊。摩挲怯,内人红袖,恸哭话昭阳。
白话文翻译:
在龙德殿旁、月华门内,万枝蜡烛闪烁着光辉。六宫的女子们在半夜齐齐试妆,奉旨赐予口脂和面药,花枝摇曳着向君王致谢。烧制的青瓷,调和铅粉贮藏,画上两只鸳鸯。曾经在温室生长的树木,宫中的秘密事务,世人难以详知。但铜沟的水流浑浊,从宫墙流出。如今天家的旧物,在街头市集上冷冷清清地出售。抚摸着这些物件,内人穿着红袖,悲痛地谈论昭阳的故事。
注释:
- 龙德殿: 清代皇宫中的一处殿宇。
- 月华门: 宫廷中的一扇门,夜晚的月光洒在门前。
- 凤腊: 指蜡烛,象征着明亮的光辉。
- 诏赐: 皇帝的诏令,赐予的意思。
- 口脂面药: 一种化妆品,古代女子用来妆饰面容。
- 鸳鸯: 象征着爱情和伴侣的鸟类。
- 铜沟: 指宫中排水的沟渠。
- 昭阳: 指汉元帝的宠妃王嫱,常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0-1700),字仲明,号香洲,清代诗人、词人,以工词见长,作品多描写宫廷生活和女性情感,风格细腻而富有情趣。
-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观察与思考,通过描写青花脂粉箱,表达了对女子妆饰和情感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满庭芳》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女子的妆扮和生活细节,展示了清代宫廷的奢华与幽静。首句以“龙德殿边,月华门内”引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典雅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中,灯火辉煌的场景映衬出女子们的妆容,显示出皇宫的繁华与热闹。诗中提到的口脂与面药,既是女子妆扮的象征,也暗含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进一步体现了女子在宫廷生活中的情感世界。
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转向对宫廷秘密的思考,揭示出一种无奈与哀愁。铜沟流出的浑水,可以看作是对宫廷生活的隐喻,传达出一种失落与冷清的情感。最后,内人红袖的悲恸更是点明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仿佛在诉说着宫中女子的无奈与孤独。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龙德殿边,月华门内: 描绘了宫廷的环境,暗示夜晚的静谧与美丽。
- 万枝凤腊荧煌: 形容宫中灯火通明,象征着热闹的气氛。
- 六宫半夜,齐起试新妆: 表现出宫廷女子们的生活情景,渴望美丽的心态。
- 诏赐口脂面药: 反映了皇帝对女子妆扮的重视,皇权与美的结合。
- 烧瓷翠,调铅贮粉: 描述青花瓷的细致工艺,象征着宫廷的奢华。
- 当初温室树,宫中事秘: 暗示过去的隐秘与如今的冷清形成对比。
-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 比喻: 通过“铜沟涨腻”隐喻宫廷生活的沉闷。
- 拟人: 通过“花枝袅笑”表现出女子的生动与活泼。
-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描写宫廷女子的美丽与无奈,呈现出清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孤独,反映了对美与爱情的渴望,以及对失落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宫廷: 代表权力与奢华的象征。
- 青花脂粉箱: 象征着美丽与精致的生活。
- 鸳鸯: 象征爱情与伴侣。
- 铜沟: 象征着宫廷生活的沉闷与无奈。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龙德殿”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宫殿?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 “摩挲怯,内人红袖”中“内人”指的是?
- A. 妻子
- B. 妾室
- C. 宫女
- D. 嫁妆
- 诗中提到的“龙德殿”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宫殿?
答案: 1. C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
诗词对比:
- 陈维崧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现出对宫廷生活的关注,但李清照的词更加细腻柔婉,表达对爱情的细腻感受;而陈维崧则更注重对物质生活的描绘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词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