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赠三一居士张明道》
时间: 2025-01-22 19:42: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赠三一居士张明道》
作者: 马钰 〔元代〕
昔年在俗,常畏三久,
三张绵被重重。
取笑风仙训诲,
三髻山侗。
古来马氏三宝,
如今有三被扶风。
三一法,便悟来雪里,
高卧三峰。
从此依凭三教,
把三乘妙法,
子细研穷。
内运三光照耀,
坎虎离龙。
存三守一三载,
觉三田一粒丹红。
三三数,要心琴三叠,
得与仙同。
白话文翻译:
在往昔的世俗生活中,我常常害怕时间的流逝,
三张绵被像重重叠叠的山丘。
取笑风仙的教诲,
三髻山的侗族。
自古以来马氏的三宝,
如今有三层被子来抵挡风寒。
三一法则,让我在雪中领悟,
高卧在三峰之上。
从此依赖三教,
深入研习三乘的妙法。
内心运转着三道光辉,
坎、虎、离、龙各自安稳。
保持三而守一三年,
明悟三田中一粒丹红。
三三的数字,心中琴声三叠,
得以与仙人同在。
注释:
- 三久:指的是对时间的畏惧,可能是指长久的烦扰。
- 三张绵被:比喻生活的重压或多重的困扰。
- 风仙:风神,或指代自然的力量。
- 三髻山:寓意高山,象征清净的修行之地。
- 三教:指儒、释、道三家思想。
- 三乘:佛教指的是小乘、大乘、密乘三种教法。
- 三光:可能指日、月、星三种光明。
- 三田一粒丹红:象征修行的成就,丹红指内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著名道士和诗人,尤其以其道教思想和诗歌作品而知名。他的诗歌多与道教文化、自然哲学相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修行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马钰对张明道的赠送之际,表达了对其修行的赞赏和对道教思想的深入探索。诗中融合了个人的修行体验与道教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满庭芳 赠三一居士张明道》一诗,体现了马钰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推崇。全诗以“三”字为线索,反复出现,构建了一种和谐而又复杂的意象体系。在诗中,诗人通过对风仙和三髻山的描绘,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清净、高远的境界,这是道教追求的理想状态。
诗中提到的“三教”和“三乘”,更是道教与佛教思想的交融,反映了作者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理解。此外,诗中对光明的追求和对内心修行的强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高卧三峰”的意象,诗人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修行状态,追求灵魂的升华。
整首诗浑然一体,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使人不仅能够感受到道教的深邃思想,也能体悟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这样的艺术风格,使得这首诗在元代诗歌中独树一帜,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年在俗,常畏三久:回忆过去的世俗生活,常常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恐惧。
- 三张绵被重重:生活的重压像叠加的被子一样,让人感到沉重。
- 取笑风仙训诲:以风仙的教导为笑谈,表明对世俗教义的轻视。
- 三髻山侗:描绘一种清净的修行环境,象征着精神的追求。
- 古来马氏三宝:指代马氏家族的传统和文化积淀。
- 如今有三被扶风:比喻当今的保护与庇佑。
- 三一法,便悟来雪里:通过三一法则,在困境中获得领悟。
- 高卧三峰:隐喻高远的境界与理想。
- 从此依凭三教:表明对道教、佛教与儒家思想的依赖。
- 把三乘妙法,子细研穷:深入探讨三乘佛法,追求真理。
- 内运三光照耀:心中充满光明与智慧的指引。
- 坎虎离龙:象征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定。
- 存三守一三载:强调修行的坚持与内心的统一。
- 觉三田一粒丹红:比喻内心的觉悟与修行的果实。
- 三三数,要心琴三叠:表达内心的和谐美好,追求更高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重重绵被”,用被子比喻生活的重压。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多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如“三教”、“三乘”等象征文化与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道教思想的赞美与个人修行的体验,体现了对内心安宁与自然和谐的追求。通过多重的意象与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象征多样性与统一,贯穿全诗。
- 光:象征智慧与启示,代表内心的明亮。
- 山:象征高远与清净,隐喻修行的环境。
- 琴:象征和谐美好,代表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乘”指的是哪三种教法?
- A. 小乘、大乘、密乘
- B. 儒教、道教、佛教
- C. 诗词、书法、绘画
-
诗中“高卧三峰”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追求名利
- B. 超然物外的修行状态
- C. 忧伤与孤独
-
“三张绵被重重”的比喻主要指代什么?
- A. 生活的重压
- B. 家庭的温暖
- C. 友谊的支持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by 李白
- 《登高》by 杜甫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庐山谣》中,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态度的追求。两者都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但马钰的作品更侧重于道教的哲学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艺术》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