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兽炉烟断》

时间: 2025-01-09 10:09:02

兽炉烟断,残烛照庭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兽炉烟断
兽炉烟断,残烛照庭帏。
轻罗小扇扑流萤,
穿花蛱蝶,飞入香闺。
人约黄昏后,
月上柳梢头。
西风微起,
吹皱一池春水。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幽梦无寻处,
翠帘高卷,
凌波不过横塘路。

人来人往,
何处是归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兽炉的烟雾已然散去,残烛微弱的光照亮了庭院的帷帐。轻巧的小扇轻轻扇动着,扑打着流萤,穿花的蝴蝶飞入了香闺。约定在黄昏后相见,月亮升起在柳树的枝头。西风微微吹起,轻轻地拂动着春水,泛起一层层涟漪。

对无可奈何的花瓣飘落感到惋惜,似乎曾经见过的燕子又回来了。小园里的香径我独自徘徊,幽幽的梦境无处可寻,翠绿色的帘子高高卷起,凌波的路上没有人经过。

人来人往,究竟何处是归途?

注释:

  • 兽炉:古代的一种香炉,通常用来焚香。
  • 残烛:已经烧得不多的蜡烛,象征着夜晚的孤独与凋零。
  • 轻罗小扇:轻薄的罗绸制成的小扇子,常用以扇风。
  • 流萤:指流动的萤火虫,象征着夜晚的幽静和浪漫。
  • 黄昏:夕阳西下,光线逐渐暗淡的时刻,通常被视为约会的时间。
  • 凌波:指轻盈地走在水面上,形容轻灵的步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词的作者为佚名,具体身份不详,可能为宋代某位词人。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期,词作为一种表达细腻情感的文学形式,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一个夜晚,描绘了孤独和思念的情感,反映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词中所表现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使其成为了宋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诗歌鉴赏:

这首《满庭芳·兽炉烟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惆怅的夜晚场景,词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传达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的“兽炉烟断,残烛照庭帏”两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尤其是“残烛”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中间部分描绘了美丽的夜晚景象,通过“轻罗小扇扑流萤”和“穿花蛱蝶,飞入香闺”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同时也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渴望。然而,这种美好却又被“无可奈何花落去”所打破,词人感到时光的无情和花谢的惋惜。

结尾处的“人来人往,何处是归途”更是点明了人生的迷惘与漂泊,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不确定性。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孤独与失落时的脆弱和无奈,具有很强的共鸣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兽炉烟断”:象征着温馨气氛的消散,暗示孤独的开始。
    • “残烛照庭帏”:烛光微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夜晚。
    • “轻罗小扇扑流萤”:描绘了细腻的生活场景,流萤的飞舞增加了夜晚的神秘感。
    • “人约黄昏后”:约定在黄昏后的情景,暗示着期待和希望。
    • “无可奈何花落去”: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惋惜。
    • “人来人往,何处是归途?”:引发对人生意义和归属感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无可奈何花落去”,将花落比作失去的美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如“吹皱一池春水”,赋予自然以人的动作,增加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多有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呼唤着对归属与温暖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兽炉:象征着温暖与安宁。
  • 残烛: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流萤:象征夜晚的美好与灵动。
  • 黄昏:暗示着希望与期待。
  • 归途:象征对人生归属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兽炉烟断”中的“兽炉”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一种香炉
    C. 一种酒器
    D. 一种乐器

  2. 诗中提到“流萤”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虫子
    C. 一种花
    D. 一种鸟

  3. “无可奈何花落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惋惜
    C. 期待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的《如梦令》
  2.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 比较《满庭芳·兽炉烟断》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但李清照的词更加强调女性的细腻情感,而《满庭芳》则更具哲理性和人生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