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海棠 游极乐寺看海棠花开且落矣为赋此解》
时间: 2025-04-28 15:55: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间解道春花好,但纷纷开落成朝暮。
受尽东风,赢得词人题句。
君休问马上车前无数。
明年知又春如故。
独伤心今日更何处。
素韵红情,最难忘几回相遇。
谁曾共日斜重觅归路。
白话文翻译:
在世人看来春天的花是多么美好,但这花朵却总是朝开暮落。
经历了东风的吹拂,才得以让诗人写下这些诗句。
你不要问我车前的路有多少条。
明年春天依旧如故。
我独自伤心,今天该去哪里呢?
那素白的韵味和红色的情感,最难忘的是我们几次的相遇。
谁曾在夕阳西下时一起寻找归路呢?
注释:
- 解道:理解,领会。
- 纷纷:形容开落不止,数目多而分散。
- 受尽东风:形容经历了春天的东风,象征春花的盛开。
- 明年知又春如故:暗示春天年年如旧,感叹时间的流逝。
- 素韵红情:指白色的韵味和红色的情感,象征着不同的情感经历。
- 日斜:夕阳西下,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东风”常常与春天的到来相联系,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而“马车”,则常用来比喻人生旅途中的不同选择和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鼎芬(约1776-1846),字伯骞,号韵泉,清代诗人,以词和诗闻名,语言清新流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日,诗人游览极乐寺时见海棠花开落,触景生情,感叹春花的短暂与人生的无常。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春花的开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部分以“人间解道春花好”引出主题,展现了人们对春花的赞美,但随即提出“但纷纷开落成朝暮”,让人意识到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无常。诗中多次提到“春”,不仅指自然的春天,更象征着人生的春华秋实。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将自身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共鸣。最后的“谁曾共日斜重觅归路”更是道出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孤独感,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间解道春花好:诗人引用世人的观点,赞美春花的美丽。
- 但纷纷开落成朝暮:反转观点,强调花儿的短暂与流逝。
- 受尽东风,赢得词人题句:春风带来花开,词人因花而作诗。
- 君休问马上车前无数:劝君不要再问我前路的选择。
- 明年知又春如故:暗示时间不会改变春天的到来。
- 独伤心今日更何处:表达了诗人对当下孤独的伤感。
- 素韵红情,最难忘几回相遇:回忆与人的相遇,感情深厚。
- 谁曾共日斜重觅归路:引出对过去陪伴的思念与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开落比作人生的起伏。
- 拟人:赋予春花以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 对仗:句式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意象分析:
- 春花:象征美好与生命的短暂。
- 东风:代表春天的到来,带来温暖与生机。
- 归路:象征人生路途中的方向与归属,表达对过往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人间解道春花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赞美春花的美丽
B. 感叹春花的短暂
C. 对春天的怀念 -
“明年知又春如故”中的“春”象征什么? A. 自然的春天
B. 人生的美好时光
C. 生活的无常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写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象。
- 《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本诗的孤独情感相呼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