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时间: 2025-01-26 04:30: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祝英台近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绾兰襟,搴蕙带,春事问湘畹。
一叶帆收,寒信落灯浅。
怪他宴罢遨头,杯停婪尾,
才稳宿玳梁双燕。
梦绿短。
弹指廿七年华,匆匆去如箭。
依约前欢,人共楚云远。
仲姬小字亲题,金相玉润,
怎忘得那回初见。
白话文翻译
将兰花的襟前绾起,荷花的带子轻轻提起,向春天的事物问候湘江的水畔。
一只小船的帆收起,寒冷的消息在微弱的灯光下飘落。
怪只怪他在宴席结束后游玩,酒杯停在那里,
才刚刚稳住双燕在华屋上的栖息。
梦中绿意如短暂,
一转眼二十七年时光,匆匆如箭般飞逝。
依稀记得往日的欢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楚地的云远。
仲姬那小字亲自题写,金色的光泽与玉石的光润,
怎能忘记那一次初见的情景。
注释
- 绾兰襟:绾,意为束起;兰襟,指的是用兰花装饰的衣襟。
- 搴蕙带:搴,提起;蕙带,指蕙草的带子,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装饰。
- 寒信:寒冷的信,可能指的是冬天的消息或问候。
- 玳梁双燕:玳梁,指的是华丽的房梁;双燕,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重聚的希望。
- 仲姬:指的是古代女子的名字,可能是诗中所提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之琦(1640年-1718年),字仲和,号晋庐,清代文学家,以词作闻名,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自然景色。他的作品常体现对爱情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反思。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借用对往昔情感的追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回忆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与时光的深切感悟。开篇以“绾兰襟,搴蕙带”描绘出春天的景物,诗人以自然之美引出自己的情感,表明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通过“一叶帆收,寒信落灯浅”,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暗示了离别和思念的情绪。
诗中提到的“梦绿短”反映了对短暂青春的感慨,而“匆匆去如箭”则更加强调了时光的飞逝。整首词在诗人细腻的描绘下,充满了对往日欢愉的依恋和对爱的追忆。最后一句“怎忘得那回初见”,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初次相见那种美好而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绾兰襟,搴蕙带:描绘女子优雅的姿态,体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春事问湘畹:春天的事情似乎在向湘江边的水草发送问候,显示出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 一叶帆收:小船的帆收起,暗示着离别或归去,传达出一种落寞感。
- 寒信落灯浅:寒冷的消息在微弱的灯光下飘落,象征着失落与思念。
- 怪他宴罢遨头: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宴会后游玩时的迷惘。
- 才稳宿玳梁双燕:双燕在华丽的梁上安稳栖息,象征着爱情的美好。
- 梦绿短:梦中的绿色意象短暂,表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弹指廿七年华:时间如指间流逝,强调岁月的无情。
- 依约前欢,人共楚云远:往日的欢乐似乎变得遥远,情感的疏离感显露无遗。
- 仲姬小字亲题:提及初见的那一刻,情感仍然鲜活。
- 金相玉润,怎忘得那回初见:对初见的深刻记忆,金玉般的珍贵情感难以忘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意象比喻情感,如“梦绿短”比喻青春的短暂。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感。
- 拟人:将春事与湘畹结合,让自然具有人情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们对美好回忆的珍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蕙草:象征着美丽与纯洁。
- 帆、灯:象征着旅程与思念。
- 双燕:象征着爱情与团聚。
- 仲姬小字:个人化的情感符号,代表着对初见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祝英台近》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周之琦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寒信”指什么?
- A. 温暖的消息
- B. 冷淡的信件
- C. 寒冷的信件
-
诗中“梦绿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现在的满意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展示了爱情与人生的复杂。
- 李清照的词作: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与感伤。
诗词对比
- 《离骚》 vs. 《祝英台近》:两者都表现出对爱情和时光的思考,但前者更为奔放,后者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周之琦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