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庚申除夕立春和梦窗韵》
时间: 2025-01-11 12:44: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花消,莲漏促,春信试钗股。杯畔残愁,且逐峭寒去。酒阑争遣幽怀,此时空记,劫尘外镜边低语。忆芳俎。韶华一逝难留,兰情染笺素。咫尺屏山,依约梦中路。奈他雾散烟花,邻喧爆竹,漫惊破断云零雨。
白话文翻译:
烛光渐暗,莲花的漏水声加快,春天的消息正试探着钗子和头饰。杯子旁的残愁,暂且随着寒风离去。酒意阑珊,争着释放我的幽情,此时只记得,世间纷扰如镜中低语。回忆那美好的筵席,韶华一去不复返,兰花的情思染上了素笺。咫尺的屏山,似乎在梦中依稀可见。可惜烟雾散去后,邻里爆竹声喧闹,让我惊醒了雨后的云朵。
注释:
- 烛花:指烛火的光辉。
- 莲漏促:莲花形象的漏水声加速,象征时间流逝。
- 春信:春天的消息,暗示新年的到来。
- 杯畔残愁:在酒杯旁的忧愁。
- 劫尘:世间的纷扰和苦难。
- 兰情:兰花的情感,象征着高雅和美好。
- 咫尺屏山:近在咫尺的屏风和山景,暗示着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蛰堪,现代诗人,作品多涉及传统文化、自然与人生哲理,风格婉约而细腻,善于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庚申年除夕,正值立春,诗人借助节日气氛,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的期待。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是一首充满春意与人情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除夕夜的氛围与内心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以“烛花消,莲漏促”引入,描绘出烛光渐暗、时间流逝的瞬间,仿佛在诉说着新旧交替的感慨。接着,诗人以“春信试钗股”引出春天的来临,寓意着希望与重生。
“杯畔残愁,且逐峭寒去”表达了在新年之际,尽管有些忧愁,但也希望随着寒冷的离去而散去。此时,酒意渐生,诗人希望能够抒发内心的幽情,虽身处纷扰的世间,却依然渴望与自然、梦境之间的交流。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无奈,体现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思考。结尾部分的“奈他雾散烟花,邻喧爆竹”更是将节日的欢乐与个人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首诗在喜庆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烛花消,莲漏促: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节日的气氛。
- 春信试钗股:春天的消息即将到来,暗示着新生与希望。
- 杯畔残愁,且逐峭寒去:虽然有忧愁,但愿意让它随着寒冷的离去而消散。
- 酒阑争遣幽怀:在酒意渐浓之时,想要释放内心的情感。
- 此时空记,劫尘外镜边低语:在这个时刻,只有镜中的低语诉说着世事的纷扰。
- 忆芳俎: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光。
- 韶华一逝难留:美好的时光一旦逝去便难以再现。
- 兰情染笺素:兰花的情感在素笺上留下痕迹,象征着对美好的追忆。
- 咫尺屏山:近在咫尺的景象,似乎在梦境中模糊可见。
- 奈他雾散烟花,邻喧爆竹:烟雾散尽后的现实,邻里爆竹声响起,使人惊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烛光比作花,描绘温暖的氛围。
- 拟人:将时间与情感赋予生命,使其具象化。
- 对仗:诗中多个对仗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除夕夜景与内心情感的描绘,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烛花:象征温暖与光明。
- 莲:象征纯洁与高雅,寓意春天的来临。
- 酒:象征欢愉与抒情的媒介。
- 兰情:象征高尚与优雅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信试钗股”中的“春信”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花朵
- B. 春天的消息
- C. 春天的雨水
-
诗人提到“杯畔残愁”,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忧愁
- C. 愤怒
-
“奈他雾散烟花”中的“雾散烟花”指代什么?
- A. 过去的记忆
- B. 节日的热闹
- C. 现实的纷扰
答案:
- B. 春天的消息
- B. 忧愁
- C. 现实的纷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祝英台近》与《如梦令》:两者均以春天为主题,表达对时光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如梦令》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王蛰堪相关文集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