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灯花 其一》

时间: 2025-01-25 23:33:08

煌煌五枝灯,下有玉蟠螭。

汉宫已荆棘,此地生何为。

既无膏火用,虚名徒自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煌煌五枝灯,下有玉蟠螭。
汉宫已荆棘,此地生何为。
既无膏火用,虚名徒自欺。

白话文翻译:

五盏明灯辉煌照耀,灯下有着美玉雕刻的蟠螭(龙)。汉宫已被荆棘覆盖,这里又为何存在?既然没有用得着的油火,空有虚名只是自我欺骗。

注释:

字词注释:

  • 煌煌:形容光辉灿烂的样子。
  • 五枝灯:指五盏灯,象征光明。
  • 玉蟠螭:蟠螭是古代一种龙的形象,玉雕刻而成。
  • 汉宫:指汉代宫廷,象征繁华和辉煌。
  • 荆棘:比喻繁华已逝,留下杂草丛生。
  • 膏火:油灯的火焰,象征光明和温暖。
  • 虚名:空有名义,没有实际意义。

典故解析:

  • “汉宫”典故源于汉代的繁华盛世,代表着辉煌的历史;而“荆棘”则象征衰败与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对比之下的失落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小山,北宋时期著名词人、诗人,官至宰相。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细腻,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金灯花》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的时期,诗人通过灯和蟠螭的象征,表达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望。

诗歌鉴赏:

《金灯花》以五盏灯为引子,展示了光明与希望的意象,同时又通过汉宫的衰败与荆棘的比喻,揭示了虚无与失落的主题。诗中“煌煌五枝灯”不仅是对光明的描写,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汉宫已荆棘”的转折,诗人突然把读者带入一种失落的境地,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便是再辉煌的事物,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退。

接下来的“既无膏火用,虚名徒自欺”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失落感。这里的“虚名”不仅是对外在名声的揭示,更是一种内心的自我欺骗。诗人通过这两句深刻地反思了人们对名利的追求与空虚的现实,警示人们要看清事物的本质。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鲜明,情感层次分明,从而展现了晏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和对光明理想的渴望,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煌煌五枝灯:描绘了灯的光辉,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2. 下有玉蟠螭:灯下的玉蟠螭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暗示着光辉背后的奢华与空虚。
  3. 汉宫已荆棘:用汉宫的衰败来反衬现实的惨淡,表达出一种历史的无奈与对繁华的怀念。
  4. 此地生何为:质疑这个地方的存在意义,表现出诗人对当下环境的失落感。
  5. 既无膏火用:强调缺乏实际用途的光明,暗示生活的空虚。
  6. 虚名徒自欺:揭示了人们对名声的追求是自我欺骗,发人深省。

修辞手法:

  • 对比:用“煌煌”与“荆棘”形成鲜明对比,突显繁华与荒凉的矛盾。
  • 象征:灯和蟠螭象征着光明与权势,暗示人生的追求与失落。
  • 反问:通过“此地生何为”引发读者思考生活的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光明的向往与对虚名的质疑,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繁华的追忆,最终引导人们思考真实的生活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枝灯:象征光明与希望。
  • 玉蟠螭:权力与奢华的象征。
  • 汉宫:历史辉煌的象征。
  • 荆棘:衰败与失落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煌煌五枝灯”中的“煌煌”是什么意思?

    • A. 明亮
    • B. 黑暗
    • C. 沉重
    • D. 轻盈
  2. 诗中提到的“汉宫”代表了什么?

    • A. 现实的繁华
    • B. 过去的辉煌
    • C. 未来的希望
    • D. 生活的无奈
  3. 诗的最后一句“虚名徒自欺”意味着什么?

    • A. 名声很重要
    • B. 追求名声是自欺欺人
    • C. 名声可以带来快乐
    • D. 自我欺骗是有益的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洛城闻笛》 - 李白
  • 《夜泊牛津》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春夜洛城闻笛》:同样涉及对光明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 《夜泊牛津》:通过夜色与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晏殊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