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兴 其二》

时间: 2025-01-23 17:28:05

门前乌桕树,树底一人行。

苦爱清秋色,闲听伐木声。

风吹寒雾散,日射午岚轻。

谁识悠悠者,幽居不用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门前乌桕树,树底一人行。
苦爱清秋色,闲听伐木声。
风吹寒雾散,日射午岚轻。
谁识悠悠者,幽居不用名。

白话文翻译:

门前有一棵乌桕树,树下有一个人走过。
他深深喜爱这清澈的秋天色彩,悠闲地倾听着伐木的声音。
风吹散了寒雾,阳光洒落在轻轻的云雾上。
谁能认识这悠然自得的人呢?他隐居在此,不需要任何名声。

注释:

  • 乌桕树:一种树木,秋天时叶子变红,象征秋季的色彩。
  • 清秋色:指秋天的清新和明亮的色彩。
  • 伐木声:砍伐树木的声音,象征劳动与自然的关系。
  • 寒雾:指清晨的寒气和雾气。
  • 午岚:指中午时分的轻雾或云雾。
  • 悠悠者:形容悠然自得的人。
  • 幽居:隐居,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高,明代诗人,生于江南地区,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隐逸思想盛行,诗人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对宁静生活和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秋日杂兴 其二》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隐逸生活的诗。诗的开头以“门前乌桕树”引入,乌桕树在秋天展现出独特的红色,给人以视觉的冲击,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接着,诗人以“树底一人行”描绘出在这美丽的季节中,悠闲散步的人,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态度。

诗的中段通过“苦爱清秋色,闲听伐木声”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伐木声在这里既是自然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自然环境。随着“风吹寒雾散,日射午岚轻”的描写,诗人通过风的吹拂和阳光的照射,传达出一种清新、温暖的秋日气息,令读者感受到秋日的宁静之美。

最后一句“谁识悠悠者,幽居不用名”则引发深思,隐喻那位悠然自得的人不追求名利,追求的是内心的安宁和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细腻的意象,传达出对秋日景色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乐天知命的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门前乌桕树,树底一人行:描绘了秋日的美景,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苦爱清秋色,闲听伐木声:表现了对秋天美好景色的热爱和对自然劳作的关注。
    • 风吹寒雾散,日射午岚轻:描绘了秋日的气候变化,增强了诗的画面感。
    • 谁识悠悠者,幽居不用名: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风吹”和“日射”的描写,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 乌桕树:象征秋天的到来,代表着自然的变化。
  • 伐木声:象征劳动,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寒雾午岚:分别代表秋晨的清冷与中午的温暖,展现出秋天的多样性。
  • 悠悠者:暗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追求内心的平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苦爱清秋色”中的“苦”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痛苦
    • B. 深沉的爱
    • C. 无所谓
    •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寒雾”与“午岚”分别象征什么?

    • A. 冷与热
    • B. 清晨与中午
    • C. 自然与人文
    • 答案:B
  3. 诗中描绘的“悠悠者”最可能是什么样的人?

    • A. 追求名利的人
    • B. 隐居而不求名声的人
    • C. 忙碌于世俗的人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山中问答》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中描绘了秋天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与潘高的《秋日杂兴 其二》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杜甫更倾向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潘高则是展现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二者在秋季意象的运用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