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公仲庶游海云寺》

时间: 2025-01-26 03:35:29

大帅新谣十五州,残春摸石是遨头。

氲氲喜气随民遍,冉冉风光尽日流。

野俗只知观宴赏,主人非独为嬉游。

晚回都骑箫鼙引,观稼郊原亦暂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吴公仲庶游海云寺
大帅新谣十五州,
残春摸石是遨头。
氲氲喜气随民遍,
冉冉风光尽日流。
野俗只知观宴赏,
主人非独为嬉游。
晚回都骑箫鼙引,
观稼郊原亦暂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吴公仲一同游览海云寺的情景。诗中提到,新的乐曲在各地传播,春天即将结束,游玩时触摸着石头,感受到游玩的乐趣。欢快的气息在百姓中弥漫,阳光下的美景缓缓流淌。乡民们只懂得参加宴会欣赏,而主人并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游玩。傍晚时分,骑马回城的路上,伴随箫声和鼓声,偶尔停留在农田的边缘,欣赏田间的美景。

注释:

  • 大帅:指当权者或领袖。
  • 新谣:指新作的歌曲或诗歌。
  • 氲氲:形容轻柔的气氛或雾气。
  • 冉冉:缓缓地、渐渐地。
  • 野俗:乡野的风俗。
  • 嬉游:游玩、娱乐。
  • 箫鼙:古代乐器,箫为吹奏乐器,鼙为打击乐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常常融入个人的游历感受。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正值自然景色的变换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游玩间的欢愉与对自然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欢乐气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末的自然景象和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诗的开头提到“大帅新谣”,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音乐与文化的关注,也隐喻了社会的繁荣与变迁。接着通过“残春摸石是遨头”,传达了在季节交替中的游玩乐趣,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整首诗以“氲氲喜气随民遍,冉冉风光尽日流”为中心,描绘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最后的“晚回都骑箫鼙引,观稼郊原亦暂留”则表达了对乡土的热爱和对农田美景的留恋。整体上,诗中洋溢着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感,令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人际间的温暖。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大帅新谣十五州”:指新歌在各地传唱,表现了文化的传播。
    • “残春摸石是遨头”:春天即将结束,游玩时的轻松情境。
    • “氲氲喜气随民遍”:欢乐的气氛充满乡村。
    • “冉冉风光尽日流”:美景随着时间缓缓流逝。
    • “野俗只知观宴赏”:乡民只懂得享乐。
    • “主人非独为嬉游”:主人不仅仅是为了游玩。
    • “晚回都骑箫鼙引”:骑马归城,伴随乐器声。
    • “观稼郊原亦暂留”:在田野间短暂停留,欣赏美丽的风景。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情活动结合。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晚回都骑箫鼙引,观稼郊原亦暂留”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的美好,以及对友谊和乡土的眷恋。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新谣:象征文化的繁荣。
    • 残春:代表时光流逝。
    • 喜气:象征欢乐的社会氛围。
    • 箫鼙:音乐与欢庆的象征。
    • 农田: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大帅”指的是哪个角色?
      • A. 音乐家
      • B. 当权者
      • C. 农民
    2. “冉冉风光”在诗中表现了什么?
      • A. 风的速度
      • B. 时间的流逝
      • C. 天气的变化
    3. 诗的最后一句“观稼郊原亦暂留”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城市的向往
      • B. 对乡土的留恋
      • C. 对游玩的厌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诗词对比

    • 比较王霁与王维的作品,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王霁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与欢愉。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