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时间: 2025-01-11 09:13:14

阴山沙砾卷云飞,战罢秋风咽鼓鼙。

陇上空归都护马,城南尽哭羽林妻。

萧关明月悲笳动,辽海孤烟杂部齐。

远戍议添新介胄,不知猎骑过安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阴山沙砾卷云飞,战罢秋风咽鼓鼙。
陇上空归都护马,城南尽哭羽林妻。
萧关明月悲笳动,辽海孤烟杂部齐。
远戍议添新介胄,不知猎骑过安西。

白话文翻译:

阴山上的沙砾随风飞舞,战斗结束后,秋风中传来鼓声的哽咽。
陇山之上,归来的都护骑马而返,城南却传来羽林军妻子们的哭泣声。
在萧关,明月下悲伤的笳声回荡,辽海上孤烟袅袅,部落纷繁杂陈。
远处的哨所议论着要增添新铠甲,不知道猎骑已经越过了安西。

注释:

  • 阴山:山脉名,位于中国北方,古时多与战争相关。
  • 沙砾:沙子和石子,形容地理环境的恶劣。
  • 鼓鼙:鼓和战鼓,象征战争。
  • 都护:古代对边疆地区的军事官员称谓。
  • 羽林:指羽林军,古代皇帝的侍卫部队。
  • :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在军事上,象征悲伤。
  • 介胄:指铠甲,象征战争的准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高,明代诗人,生活在战乱时期,作品多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感受。他擅长抒情,运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成作于明代,正值边境动荡、战事频繁,诗人通过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结合,表达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士兵及其家属的同情。

诗歌鉴赏:

《杂感》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内心的伤痛。首联以“阴山沙砾卷云飞”开篇,描绘出战场的荒凉与动荡,紧接着的“战罢秋风咽鼓鼙”则通过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战争结束后的悲凉和哀伤。诗人在这里将自然景象与战斗后的人心感受紧密联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沉重的氛围。

在中间两联中,诗人通过“陇上空归都护马”和“城南尽哭羽林妻”,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家庭破裂和无辜者的痛苦,展现了战争不仅是士兵的事,也是每个家庭和社会的悲剧。结尾两句则通过“远戍议添新介胄”和“不知猎骑过安西”,暗示着战争的持续和士兵们的无奈,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尽忧虑和对无辜生命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借助自然描写与人事相结合,展现了战争的悲惨与无情,同时也让读者思考战争的意义与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阴山沙砾卷云飞:描绘了阴山的荒凉景象,暗示战争带来的破坏。
  2. 战罢秋风咽鼓鼙:战争结束后,似乎连秋风都在为战鼓的声音感到哽咽。
  3. 陇上空归都护马:都护骑马归来,体现战争的疲惫与孤独。
  4. 城南尽哭羽林妻:羽林军的妻子们在哭泣,表达了对无辜者的同情。
  5. 萧关明月悲笳动:在萧关的明月下,笳声悲鸣,象征着哀伤的氛围。
  6. 辽海孤烟杂部齐:辽海上孤烟缭绕,暗示战乱中的部族混杂。
  7. 远戍议添新介胄:远处的哨所讨论增加新铠甲,暗示战争的无休止。
  8. 不知猎骑过安西:不知猎骑已越过安西,表现出对未来战事的无知和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战罢秋风咽鼓鼙”与“萧关明月悲笳动”,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将秋风和鼓声赋予情感,使得景物更具人性化。
  • 象征:笳声、孤烟等意象象征了战争的悲惨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人性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战后孤独和无辜者痛苦的同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阴山:象征战争与破坏的地方。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悲伤。
  • 鼓鼙:象征战争的召唤与战斗的激烈。
  • 羽林军妻子:象征无辜者在战争中的遭遇。
  • 明月与笳声:象征孤独与悲伤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羽林”是指什么?

    • A. 诗人的名字
    • B. 古代皇帝的侍卫部队
    • C. 一种乐器
  2.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猎骑”是指___

  3. 判断题: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战争的赞美。(对/错)

答案

  1. B
  2. 士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情景,表现了对远行士兵的思念。
  • 杜甫《春望》:反映了战乱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

诗词对比

  • 比较潘高的《杂感》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涉及战争与边境,但潘高更侧重于战争后果的悲伤,而王维则注重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情感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视角。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深入探讨明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
  • 《古诗赏析》:提供多种古诗的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理解古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