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鲲身僻处大瀛东,蜃气横嘘雾脚红。
客有虬髯曾自主,地非瓯脱竟输戎。
魏城错是何人铸,阮籍途真此日穷。
要使狂澜回既倒,诸公共济在和衷。
白话文翻译:
鲲鱼身处于辽阔的东海之中,蜃气弥漫,雾霭中透出红光。
有位虬髯的客人曾经自由自在,但如今这片土地却被外族统治。
魏城的铜铸是什么人所铸?阮籍的道路真是困顿至极。
要想让狂风巨浪重新回到正轨,大家必须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注释:
- 鲲:传说中的一种大鱼,象征着辽阔与自由。
- 瀛东:指东海。
- 蜃气:蜃气是一种迷雾,古代传说中蜃的呼气形成的雾气。
- 虬髯:指长须的老者,象征着有智慧的人。
- 瓯脱:指温州,古时名为瓯,象征着地方的失落。
- 戎:指外族或敌人。
- 魏城:可能指古代魏国的都城。
- 阮籍:阮籍是三国时期的名士,代表了抱负与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国琳,清代诗人,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及对历史的反思,语言恳切,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外敌入侵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团结一致抵御外敌的期望。
诗歌鉴赏:
《感事》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歌,诗人借用鲲鱼和蜃气等意象,传达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期盼。开篇用“鲲身僻处大瀛东”描绘了一个辽阔而又孤独的意境,象征着国家的巨大与孤立。接着“蜃气横嘘雾脚红”则暗示着外部环境的复杂与危险。诗中提到的“虬髯”与“瓯脱”,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与地方的追忆,也折射出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要使狂澜回既倒,诸公共济在和衷”作为结尾,强调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表达了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的愿望。这种从历史到现实的情感转变,使整首诗富有深度与力量,彰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鲲身僻处大瀛东:鲲鱼在东海孤独地栖息,暗喻国家的孤立。
- 蜃气横嘘雾脚红:蜃气弥漫,雾中透出红光,预示不安的气氛。
- 客有虬髯曾自主:长须的客人曾经自由,暗示失去自由的历史遗憾。
- 地非瓯脱竟输戎:温州被外族统治,强调现实的悲惨。
- 魏城错是何人铸:质疑国家的铸造者,反映历史的迷惘。
- 阮籍途真此日穷:阮籍的理想在此时显得苍白无力。
- 要使狂澜回既倒:希望能够逆转当前的混乱局面。
- 诸公共济在和衷: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鲲鱼与蜃气的意象,象征国家的命运与现实。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对“魏城错是何人铸”的质疑,激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与对团结力量的渴望,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鲲:象征着自由与广阔的理想。
- 蜃气:代表了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 虬髯:体现智慧与历史的沉重感。
- 戎:象征着外敌入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鲲”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危险
C. 失败 -
诗人希望通过何种方式来克服困难? A. 独自努力
B. 齐心协力
C. 逃避现实 -
“阮籍途真此日穷”中的“阮籍”指的是: A. 诗人
B. 历史人物
C. 地名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使至塞上》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的《使至塞上》同样描绘了边疆的景象,但更多的是对自然的赞美与感叹,而蔡国琳的《感事》则着重于历史的沉重与国家的命运。这种对比体现了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与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