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醉太平》
时间: 2025-05-16 05:26: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正宫·醉太平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
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
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声声啼叫的乳鸦打破了美好的时光。夜深时微雨滋润了堤岸的沙土,街坊邻里的香气弥漫。画楼上,鸳鸯瓦经过洗涤显得格外干净,秋千架上的彩绳也因湿润的天气而显得沉重。醒来时,红日照射在窗纱上,听到街头有人在叫卖杏花。
注释:
- 啼乳鸦:乳鸦,指的是一种小鸟,啼叫声清脆,寓意着清晨的来临。
- 韶华:指美好的年华,常用来形容青春和美好时光。
- 微雨润堤沙:微雨轻轻滋润了河堤的沙土,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细腻之处。
- 香风万家:香风四散,弥漫到千家万户,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 画楼:这里指的是装饰华美的楼阁,象征着美好与富贵。
- 鸳鸯瓦:鸳鸯瓦是唐代建筑常见的装饰之一,象征着爱情与和谐。
- 秋千架:秋千是儿童游戏的设施,增添了生活的趣味。
- 杏花:杏花象征春天的到来,带有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元鼎(生卒年不详),元代词人,擅长写词,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醉太平》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助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诗歌鉴赏:
《正宫·醉太平》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词作。开篇即以“声声啼乳鸦”描绘清晨,乳鸦的啼叫声打破了静谧的韶华,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诗中“夜深微雨润堤沙”一句,细腻地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接下来描写“画楼洗净鸳鸯瓦”,词人用清新的意象展现了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彩绳半湿的秋千架,暗示着孩子们的欢笑与生活的乐趣。
词的最后一句“听街头卖杏花”,不仅是对春天的呼唤,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杏花的盛开象征着希望与生机,给人以愉悦的心情。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早晨,表现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乳鸦的啼叫声清脆响亮,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暗示着新一天的到来。
- 夜深微雨润堤沙:夜色深沉,细雨轻柔地滋润着河堤的沙土,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 香风万家:香气弥漫到千家万户,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
- 画楼洗净鸳鸯瓦:画楼的鸳鸯瓦洗净后显得格外美丽,象征着和谐的生活环境。
- 彩绳半湿秋千架:秋千架上的彩绳因细雨而湿,暗示着孩子们的玩乐与生活的乐趣。
- 觉来红日上窗纱:醒来时,阳光透过窗纱洒入室内,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
- 听街头卖杏花:耳边传来街头叫卖杏花的声音,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啼叫声比作打破宁静的声音,增强了画面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如“香风万家”让自然显得更加亲切。
- 对仗:如“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营造出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反映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乳鸦:象征清晨,代表新生与希望。
- 微雨:象征滋润与生命,带来生机。
- 鸳鸯瓦:象征爱情和美好家庭。
- 杏花:象征春天、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小鸟”是什么? A. 燕子
B. 乳鸦
C. 知了 -
诗中“香风万家”表达了什么意境? A. 生活的喧嚣
B. 温馨的家庭氛围
C. 自然的荒凉 -
诗中描绘的主要时间是什么? A. 黄昏
B. 清晨
C. 正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同样描写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展现女性细腻的内心世界。
- 《临江仙》柳永:描绘了生活的美好与惆怅,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醉太平》更加注重生活的细节与平和的氛围,而《静夜思》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鉴赏》
- 《古诗词鉴赏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