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寄登子》
时间: 2025-01-27 03:16: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堤春絮老,今张绪只与六朝同。
怅远山不绝,乍迷屐齿,隔江相望,如在帘栊。
送行后,歌场销旧翠,浣女泣新红。
陶令素琴,晚风空袅,柳家长句,残月难工。
南华亭台好,娱清晷屏际宝鸭香浓。
偏是梅天多雨,常阻邮筒。
想三影词成,银筝斜抱,四愁怀切,玉案轻笼。
无限断肠滋味,分付杯中。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堤岸上,柳絮已经老去,今日的情怀仿佛与六朝的往事相同。
远山的景色让人感到惆怅,偶尔在山路上迷失,隔着江水遥望,恍若身处帘幕之中。
送别之后,歌舞场所的旧翠色已然消逝,浣纱女儿为新红花而泣。
陶渊明的素琴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柳家的长句写作,却在残月下难以成型。
南华的亭台真是美好,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宝鸭的香气。
偏偏在梅雨的天里,频频被雨阻挡,邮筒的消息总是迟滞。
想起那三影成词,银筝斜倚,四种愁思缠绵,轻轻笼罩在玉案之上。
无尽的断肠滋味,尽在杯中倾诉。
注释:
- 芳堤:指春天的堤岸,芳香的柳树。
- 春絮:春天的柳絮,象征着青春和美好。
- 六朝:指六朝时期的文化,暗示怀旧之情。
- 屐齿:指木屐的鞋印,表示行走的痕迹。
- 浣女:洗衣的女子,象征着朴实和生活的琐碎。
- 陶令: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以自然和淡泊的生活而著称。
- 南华亭:指南华的亭台,象征着优雅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溶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常常融入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风流子 寄登子》创作于明代,时值春季,诗人以送别友人的场景为背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送别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篇以“芳堤春絮老”引入,直接勾勒出春天的气息,同时暗示时光的流逝。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怅远山不绝,乍迷屐齿”表现出一种惆怅与迷失的心境,仿佛在追忆过去。隔江相望的意象,更是增添了一层距离感。
随着诗篇的推进,送别后“歌场销旧翠,浣女泣新红”的描写,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悲凉。陶渊明的琴声与柳家的长句,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而“残月难工”则暗示着创作的艰难。最后,诗人以“无限断肠滋味,分付杯中”收尾,情感的浓烈与复杂在这一句中得以升华,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芳堤春絮老:春天的堤岸上,柳絮已经老去,象征着青春的消逝。
- 今张绪只与六朝同:今时的情感与六朝的往事相同,表达怀旧之情。
- 怅远山不绝:远山的景色让人感到惆怅。
- 乍迷屐齿:偶尔在行走中迷失,表现内心的迷惑。
- 隔江相望,如在帘栊:隔着江水遥望,恍如身在帘幕之中,增加了距离感。
- 送行后,歌场销旧翠:送别后,歌舞场的旧翠色已然消逝,传达离别的哀伤。
- 浣女泣新红:浣洗的女子为新花而泣,象征生活的琐碎和悲伤。
- 陶令素琴,晚风空袅:陶渊明的琴声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表达淡泊宁静的心境。
- 柳家长句,残月难工:柳家的长句难以成型,揭示创作的艰难。
- 南华亭台好:南华的亭台优美,象征优雅的环境。
- 偏是梅天多雨:梅雨天频频被雨阻挡,暗示生活的烦恼。
- 想三影词成:想起那三影成词,表现对创作的渴望。
- 银筝斜抱:银筝倾斜着倚抱,增加了情感的沉重感。
- 四愁怀切,玉案轻笼:四种愁思缠绵,轻轻笼罩在玉案上,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
- 无限断肠滋味,分付杯中:无尽的断肠滋味尽在酒杯中倾诉,展现了诗人悲伤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隔江相望,如在帘栊”,将遥望与帘幕结合,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 对仗:如“送行后,歌场销旧翠,浣女泣新红”,对比了旧与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如“晚风空袅”,给无生命的风赋予了动作,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消逝的感慨。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象与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絮: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的回忆。
- 远山:代表距离与惆怅,暗示内心的孤独。
- 浣女:象征生活中的琐碎与悲伤。
- 素琴:代表宁静与淡泊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六个历史朝代的统称
D. 明朝 -
“浣女泣新红”中的“新红”指的是什么?
A. 新的衣服
B. 新的花朵
C. 新的朋友
D. 新的诗句 -
诗中“银筝斜抱”象征着什么?
A. 悲伤的情感
B. 生活的快乐
C. 悠闲的时光
D. 忧愁的思绪
答案:
- C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相见欢》李煜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风流子 寄登子》:两者均表现出思念之情,但《静夜思》更直接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风流子 寄登子》则通过春天的意象和送别情境,展现复杂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