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成州牧》

时间: 2025-01-11 02:47:13

清时为塞郡,自古有儒流。

素望知难惬,新恩且用酬。

犬牙连蜀国,兵额贯秦州。

只作三年别,谁能听邑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成州牧
作者:张蠙

清时为塞郡,自古有儒流。
素望知难惬,新恩且用酬。
犬牙连蜀国,兵额贯秦州。
只作三年别,谁能听邑留。

白话文翻译:

在清明的时代,这里是边塞的郡县,古以来就有文人志士在此。
对你素有期望,知道这样的环境难以满足,今后的恩情也只能用来回报。
这里的山川与蜀国相连,兵员的调动贯穿了整个秦州。
这只是短短三年的分别,谁又能听到我的乡音会停留在这里呢?

注释:

  • 塞郡:指边陲的郡县,通常是防守边境的地方。
  • 儒流:指有文化、有学问的人。
  • 素望:指对某人的期望或信任。
  • 犬牙:比喻山脉或边界像犬牙般相连。
  • 兵额:指兵员的编制或数量。
  • :指城镇、乡村。

典故解析:

  • “自古有儒流”:反映出古代文人对社会和政治的关注,强调历史上文人的地位与作用。
  • “犬牙连蜀国”:形象地描绘了地理位置,显示出边境的复杂性与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蠙,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关注人情世故、边塞生活等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张蠙为送别成州牧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祝福与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边疆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情怀。

诗歌鉴赏:

《送成州牧》是一首充满感情的送别诗,尽管字数不多,却蕴含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诗的开头提到“清时为塞郡”,展现了边塞的清明与宁静,暗示着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接着提到“自古有儒流”,表明文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诗人对朋友的期望与祝福,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

“犬牙连蜀国,兵额贯秦州”则描绘了边境的复杂地形及军事形势,表达出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和对未来的忧虑。最后两句“只作三年别,谁能听邑留”饱含了离别的惆怅与无奈,体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展示了唐代诗人对社会、友情以及边疆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时为塞郡:描绘了一个清明的时代,地点是边塞的郡县,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自古有儒流:表明此地自古以来有文人雅士,反映出文化的延续。
  • 素望知难惬:表达了对朋友的期望,但也意识到现实的难以满足。
  • 新恩且用酬:希望能以今后的恩情来回报。
  • 犬牙连蜀国:形象地描绘出地理位置,强调了边境的复杂。
  • 兵额贯秦州:提到军事上的紧张与调动,暗示着战争的威胁。
  • 只作三年别:表达短暂的别离,感叹时间之快。
  • 谁能听邑留:感慨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犬牙”比喻山脉,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有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祝福与惜别,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人际关系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塞郡:代表边疆的孤独与无奈。
  • 儒流:象征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 犬牙:表现自然环境的险峻与复杂。
  • 兵额:暗示战争的威胁与国家的安危。
  • :象征着故乡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塞郡”指的是哪里?

    • A. 城市
    • B. 边疆的郡县
    • C. 山区
    • D. 海边
  2. “犬牙连蜀国”中的“犬牙”是指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山脉
    • C. 武器
    • D. 河流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惆怅与惜别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赠汪伦》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与《送成州牧》都展现了送别的情感,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张蠙则更为细腻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