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蓟北书事
张蠙〔唐代〕
度碛如经海,茫然但见空。
戍楼承落日,沙塞碍惊蓬。
暑过燕僧出,时平虏客通。
逢人皆上将,谁有定边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穿越沙漠如同走过大海,眼前一片茫然,只见空旷无边。
哨楼承载着落日的余晖,沙丘阻碍着风中的蓬草。
炎夏已过,燕地的僧人走出寺院,时局平稳,偶尔有虏客来往。
遇见的人都是上将,然而谁能说自己有安定边疆的功劳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度碛:穿越沙漠。
- 茫然:形容无边无际的样子。
- 戍楼:边防的哨楼。
- 承:承载,承受。
- 落日:夕阳,日落。
- 沙塞:沙丘或沙障。
- 惊蓬:被风吹动的蓬草。
- 暑过:夏天过去。
- 燕僧:指燕地的僧人,可能指的是北方地区的僧侣。
- 虏客:指来往的外族或敌方客人。
- 上将:指军中的高级将领。
- 定边功:稳定边疆的功业。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边疆戍守的描写,反映了唐代对边疆安定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蠙,字公度,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用真实的生活经历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出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边疆频繁动荡的时期,诗人在北方戍守,经历了漫长的沙漠行程,目睹了战士和僧侣的生活,表达了对边疆安定的思考和对战争的无奈。
诗歌鉴赏
《蓟北书事》通过描绘戍边的艰辛与孤独,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首句“度碛如经海”,以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在沙漠中跋涉的艰难,给人一种困顿和无助的感觉。接下来的“茫然但见空”则加深了这种孤寂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无边的沙漠中迷失了方向,心境也随之沉重。
“戍楼承落日”,描绘出戍楼的静谧与守望,落日的余晖象征着希望与结束,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而“沙塞碍惊蓬”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环境的恶劣和生命的脆弱。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写了时局的变迁,“暑过燕僧出,时平虏客通”,在安定的表象下,隐藏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历史背景。最后一句“逢人皆上将,谁有定边功”以反问的形式,流露出对战争与功勋的无奈与反思,表达了对边疆安定的渴望及对英雄功劳的质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使人不禁思考战争与和平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度碛如经海:形象地描绘了穿越沙漠的艰难,沙漠如同大海般浩瀚,显示出行路的艰辛。
- 茫然但见空:强调了在沙漠中行走的无助与迷茫,四周只有空旷的沙地。
- 戍楼承落日:描绘戍楼的孤独,承载着夕阳的余晖,象征着守护与期盼。
- 沙塞碍惊蓬:自然景象与生命的脆弱交织,沙丘阻碍了蓬草的生长,暗示环境的恶劣。
- 暑过燕僧出:夏天过去,僧人走出寺院,象征着生活的常态与安宁。
- 时平虏客通:在和平的时期,虏客之间的往来,反映了复杂的社会关系。
- 逢人皆上将:遇见的人都是将领,显示出战争的残酷与人们的无奈。
- 谁有定边功:反问句,质疑真正的功劳与成就,表达了对边疆安宁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沙漠比作大海,增强了艰难的感受。
- 对仗:全诗整体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极端的描绘强调环境的恶劣与内心的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边疆安定的渴望与对战争的思考,表达了士兵在艰苦环境中所承受的苦痛与无奈,同时也质疑了英雄的功劳与成就,展现出对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漠:象征艰难与孤独。
- 戍楼:象征守卫与责任。
- 落日:象征希望与结束。
- 蓬草:象征生命的脆弱。
- 僧人:象征安宁与生活的常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度碛如经海”中的“碛”指的是哪种地形?
- A. 山
- B. 沙漠
- C. 水域
- D. 平原
-
诗中提到的“虏客”主要指什么?
- A. 外国来客
- B. 敌方的客人
- C. 商人
- D. 旅行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写了战争与边疆的艰辛,但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反映出对时局的感慨,与《蓟北书事》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 《诗词曲赋鉴赏辞典》
这些参考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