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之京师留别亲友
作者:张蠙 〔唐代〕
达命何劳问,西游且自期。
至公如有日,知我岂无时。
野迥蝉相答,堤长柳对垂。
酣歌一举袂,明发不堪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友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即将远行的心情。诗人感慨命运的无常,不必再去询问这些事情。即使在西行的路上,也要做好相应的期许。若有朝一日能再相聚,彼此的心意不会缺少。诗中描绘了远离家乡后的宁静景象,蝉鸣和柳枝交相辉映,令人感到一丝清凉。最后,诗人沉醉于歌声中,衣袂飘舞,却又不忍思念故乡的情感,令人感受到离别的悲伤。
注释
字词注释
- 达命:意为“了解命运”,这里可以理解为了解自己的命运或命令。
- 西游:指向西方出行,可能指去京师的旅程。
- 至公:指公正、正义,意为如果有机会再见,彼此间的情谊不会有缺。
- 酣歌:形容大声歌唱,尽情享受。
- 袂:指衣袖。
- 明发:指轻松自在的状态,随意放飞的头发。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却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友谊和离别的普遍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旅行、离乡的普遍认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蠙,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诗风清新脱俗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具有人文关怀,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即将离开家乡,前往京师的情景,表现了对亲友的深厚情感与不舍之情,反映了当时士人出京赴考的普遍现象。
诗歌鉴赏
《将之京师留别亲友》这首诗中,张蠙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用“达命何劳问”开场,直接表明了他对命运的感慨,似乎在说,了解命运的起伏已经没什么意义。紧接着,他提到“西游且自期”,这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尽管离家在外,但心中仍存希望。
接下来,他用“野迥蝉相答,堤长柳对垂”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蝉声悠扬,柳树垂荫,仿佛是在为即将远行的他送行。这种自然的描写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通过对景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留恋,也有对朋友的思念。
最后,“酣歌一举袂,明发不堪思”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与无奈之情,尽管在歌声中他试图忘却思念,但衣袂飘舞间,仍然显示出他内心的无法释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士人对离别、友情的细腻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达命何劳问:命运何必再去过多询问,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与接受。
- 西游且自期:西行之旅,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与信心。
- 至公如有日:愿有朝一日再见,强调了彼此之间的情谊。
- 知我岂无时:对友谊的信任与期待,表明时间不会抹去他们的情感。
- 野迥蝉相答:远离喧嚣的乡村景象,蝉鸣与自然的对话,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气氛。
- 堤长柳对垂:描绘了柳树的柔美,象征着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 酣歌一举袂:沉醉于歌声中,试图忘却离愁。
- 明发不堪思:尽管放松心情,内心仍然难以平静,思念故乡与亲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蝉声与柳树描写成友谊的回应,寓意深远。
- 拟人:蝉声似乎在回应诗人,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野迥蝉相答,堤长柳对垂”,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厚情感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友情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蝉:象征夏天的声音,也代表了生命的短暂与离别的哀愁。
- 柳:常常象征柔情与依依不舍的情感,表现了对故乡的留恋。
- 歌声:象征着欢愉与忘却,却也隐含着对亲友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达命何劳问”意为: A. 了解命运的事情
B. 不必去问命运的事情
C. 询问命运的未来 -
诗中提到的“西游”指的是: A. 向南方旅行
B. 向西方旅行
C. 向东方旅行 -
“堤长柳对垂”中的“柳”象征: A. 忘却
B. 依依不舍
C. 富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情感。
- 李白《庐山谣》:描绘自然与人生感悟,情感相似。
诗词对比
比较《将之京师留别亲友》和王维的《送别》,两者都涉及离别,但张蠙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内心反思,而王维则更加强调友谊与情感的直接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离别主题的不同诠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