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用顾东桥韵,寄史恭甫》
时间: 2025-01-27 03:36: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阳羡溪山好,吾将老曾见昔贤心。
念此语空留,买田未遂,桃源一别,旧路难寻。
叹人生,几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
争似山人,烟霞占断,洞天深隐,高卧长吟。
向仙台佛窟,看紫烟敛散,白日升沉。
时听端流激玉,岩溜淙金。
更健步堪游,底须策杖,直钩可钓,不用敲针。
何日扁舟滆水,独访云林。
白话文翻译:
阳羡的溪山真美,我将年老时再见当年的贤者心情。
想到这些话只是空留遗憾,买田的愿望未能实现,桃源已别,旧路难觅。
叹息人生,多少次像王子一样划船,音乐只能归于伯牙的琴声。
不如那山中人,烟霞相伴,洞天深隐,高卧吟唱。
向仙台和佛窟,看看紫烟的聚散,白日的升沉。
时常听到水流激荡玉石,岩石流淌着金色的水。
更要健步而游,自然要带上杖,直接钩鱼,不必敲打鱼饵。
何时能在滆水上独自划舟,去访云间的林木。
注释:
- 阳羡:指的是阳羡地区,风景秀丽。
- 桃源:指的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象征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 王子:王子猷,指王子猷的渡船。
- 伯牙:故事中著名的琴师,象征高雅的音乐。
- 烟霞:指山间的云雾,象征优美的自然环境。
- 洞天:指隐秘而美丽的地方,常常与道教文化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1521-1588),字君复,号东桥,是明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真挚感人而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中期,正值作者年长之时,感慨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理想的艰难。诗中描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思。
诗歌鉴赏:
《风流子》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诗,诗人在阳羡这个美丽的地方,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诗中开篇即描绘阳羡的溪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的追念。通过“买田未遂”与“桃源一别”的对比,诗人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无奈与对现实的反思。
接着,诗人通过“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王子与伯牙的典故,突出了音乐与人生的关系,暗示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随后,诗人将目光投向山人,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诗的最后,描绘了独自划舟与云林相伴的愿景,展现了诗人渴望自由的心灵。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与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体现了古典诗词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阳羡溪山好,吾将老曾见昔贤心。
描绘了阳羡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昔日贤者的怀念。 -
念此语空留,买田未遂,桃源一别,旧路难寻。
诗人感慨理想未能实现,桃花源的别离使得旧路难寻,表达无奈。 -
叹人生,几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
对人生的叹息,王子与伯牙的典故暗示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
争似山人,烟霞占断,洞天深隐,高卧长吟。
赞美隐士的生活,强调在烟霞中高卧吟唱的逍遥。 -
向仙台佛窟,看紫烟敛散,白日升沉。
观察自然的变化,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时听端流激玉,岩溜淙金。
描绘流水的声音,表现出自然的美妙。 -
更健步堪游,底须策杖,直钩可钓,不用敲针。
表达在自然中游玩的畅快,不需要繁琐的准备。 -
何日扁舟滆水,独访云林。
期盼能在滆水上独自划舟,享受自然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流激玉,岩溜淙金”,将水比作玉石,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有对仗工整的特点,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 拟人:如“紫烟敛散”,赋予自然现象以人性的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反映出内心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山:象征自然之美,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桃源: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代表一种人生追求。
- 烟霞:象征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 舟:象征自由与探索,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桃源”是指什么? A. 一个地方
B. 理想生活的象征
C. 一种植物 -
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
B. 理想化
C. 忽视 -
“何日扁舟滆水,独访云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A. 追求名利
B. 渴望自由与宁静
C. 想要归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理想社会。
- 王维《山居秋暝》:展示隐逸生活的宁静。
诗词对比:
- 《风流子》与王维《鹿柴》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风流子》更注重对人生的反思与哲理的探讨,而《鹿柴》则更侧重于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色。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夏言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陶渊明与桃花源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