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然离竹院,经月在人群。
几夕东亭上,燃灯过夜分。
雨歇长春草,窗晴见白云。
悠悠挈瓢笠,林下重期君。
白话文翻译:
偶尔我离开了竹林的小院,经过几个月的人群生活。
几次我在东亭上,点灯度过了夜晚。
雨停后春草依旧茂盛,窗外晴空万里能见到白云。
我悠然提着瓢和斗笠,在林下期待与你重聚。
注释:
字词注释:
- 偶然:偶尔、偶然之间。
- 竹院:竹林中的小院。
- 经月:经过几个月的时间。
- 东亭:指东边的亭子。
- 燃灯:点燃灯火。
- 夜分:夜晚的时分,通常指午夜。
- 雨歇:雨停了。
- 长春草:春天的草,生机盎然。
- 挈瓢笠:提着水瓢和斗笠,象征出行或游玩。
- 重期君:再次约定见面,期待朋友的到来。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东亭”与“白云”常见于古代诗歌,象征着清新和自然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今音,一位明代的僧人及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见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创作背景:
《东亭留别》是在与友人分别之际所作,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受。诗中提到的竹院、东亭和白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诗歌鉴赏:
《东亭留别》是一首充满淡淡忧伤与思念的诗作,诗人在离开竹院时,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诗的开头“偶然离竹院,经月在人群”,用“偶然”和“经月”两个时间词,渲染出一种无奈与流逝的感觉,似乎在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怀念。接着,诗人描绘了在东亭上点灯的情景,表现出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温馨与珍贵。
“雨歇长春草,窗晴见白云”,这一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雨水的停歇和草木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窗外的白云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悠远的思绪。最后两句“悠悠挈瓢笠,林下重期君”,更是道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期待再次相聚的美好愿望。
全诗在意境上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情感上则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未来重聚的希冀,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偶然离竹院:表达了即兴的离开,带有一种无奈的感觉。
- 经月在人群:时间的推移让人感到孤独,似乎与自然的联系减弱。
- 几夕东亭上: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强调与友人相聚的珍贵。
- 燃灯过夜分:点灯到深夜,暗示着深厚的情感和交流。
- 雨歇长春草:自然的景象象征着生生不息,雨水的停歇让草木更加茂盛。
- 窗晴见白云:晴空万里,给人以希望与美好的展望。
- 悠悠挈瓢笠:提着瓢和斗笠,象征着游览与自由。
- 林下重期君: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再相聚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没有明显的比喻,但通过景物描写传达情感。
- 拟人:草木的生长与雨停,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院:象征隐逸与宁静的生活。
- 东亭:代表友情的聚会场所,富有温暖的情感。
- 白云:象征自由与广阔的天空,寄托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 长春草:象征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竹院”指的是: A. 竹子的院子
B. 竹林的小院
C. 竹子的种植地
D. 竹子的市场 -
“雨歇长春草”中的“雨歇”意思是: A. 雨下得很大
B. 雨停了
C. 雨水不断
D. 雨下得很少 -
诗中的“重期君”意味着: A. 期待再次相聚
B. 期待见到陌生人
C. 期待旅行
D. 期待新的生活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赠汪伦》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比较《东亭留别》和李白的《赠汪伦》,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东亭留别》更强调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而《赠汪伦》则更多地体现了直接的情感表达与友谊的珍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经与古诗文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