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入匡庐留别社中诸子》
时间: 2025-01-24 13:10: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入匡庐留别社中诸子
释今音 〔明代〕
十年浪迹事俱非,会向烟霞洞壑归。
瓢笠不辞行路涩,琴书长与故人违。
鹿门妻子皈空尽,阳羡田庐举手挥。
此去东林胜犹在,白莲依旧赏心稀。
白话文翻译:
这十年我在外漂泊,经历的事都已不再是旧日的模样,今我将返回那烟霞缭绕的山洞和深壑。
我不惧行路的艰辛,仍然带着我的笠帽和瓢,然而琴书却与我的故人渐行渐远。
鹿门的妻子和孩子,已无处可归,阳羡的田庐,我只能远远挥手告别。
这次离去,东林的胜景依旧存在,然而白莲花的盛开却已变得稀少,让人更加感到心中惆怅。
注释:
- 瓢笠:指的是斗笠和竹编的水瓢,代表朴素的行旅生活。
- 鹿门:指的是鹿门山,象征隐逸和归隐生活。
- 阳羡:指阳羡地区,因其田园风光而著称。
- 东林:指东林寺,因其风景优美而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今音,明代僧人,擅长诗文,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离开社中时,对过去十年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思索与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开头的“十年浪迹事俱非”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又暗含了时间的无情与事态的变化。诗人在外漂泊多年,身心俱疲,面对纷扰的世事,他选择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的宁静。
“瓢笠不辞行路涩”展现了他不畏艰难的决心,虽然离开故人,心中却依然挂念。后面提到的“鹿门妻子皈空尽”,描绘了他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失落,家庭的缺失让他倍感惆怅。末尾的“白莲依旧赏心稀”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尽管东林的美景依旧存在,但白莲的稀少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美好的流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十年浪迹事俱非”: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 “会向烟霞洞壑归”: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属感。
- “瓢笠不辞行路涩”: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毅力。
- “琴书长与故人违”: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与遗憾。
- “鹿门妻子皈空尽”: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与失落。
- “阳羡田庐举手挥”:体现了对故乡的眷恋。
- “此去东林胜犹在”:表明尽管离去,心中的美好依然存在。
- “白莲依旧赏心稀”:暗示美好的事物因时间而变得稀少。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瓢笠”和“琴书”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在行旅与文化之间的挣扎。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对人生浮沉的感慨、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故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烟霞:象征美好、宁静的自然环境。
- 瓢笠:代表了诗人的行旅生活和简单的生活态度。
- 鹿门:象征隐逸与归隐的理想。
- 白莲:象征美好事物的稀缺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提到的“鹿门”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一座山
C. 一种植物
D. 一个城市 -
“瓢笠”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旅行的艰辛
C. 朋友
D. 家庭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诗词对比:
- 释今音的《将入匡庐留别社中诸子》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归隐的渴望,但释今音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与豪放的情怀。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人生:释今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