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

时间: 2025-01-24 16:34:01

百舌鸣高树,弄音无常则。

借问声何烦,末俗不尚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舌鸣高树,弄音无常则。
借问声何烦,末俗不尚默。

白话文翻译

百舌鸟在高大的树上鸣叫,声音欢快而变幻无常。
请问这声音为何令人烦恼,世俗之人并不崇尚沉默。

注释

字词注释

  • 百舌:指百舌鸟,又名“百舌”,因其模仿声音而得名。
  • :发声,唱叫。
  • 高树:高大的树木,象征自由和广阔的空间。
  • 弄音:玩弄声音,意指声音变化多端。
  • 无常则:没有固定的规律。
  • 借问:恳请询问。
  • 声何烦:声音为何会让人感到烦扰。
  • 末俗:末俗,意指不符合世俗的标准。
  • 不尚默:不崇尚安静,反对沉默。

典故解析
“百舌”作为诗中意象,常见于古典文学中,寓意模仿和变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鸟的鸣叫通常象征自由、灵动和情感的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愔,唐代诗人,生平信息较少,但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往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与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人以百舌鸟的鸣叫为引子,反映出对声音与沉默的思考。

诗歌鉴赏

诗中以“百舌鸣高树”为开篇,生动描绘了百舌鸟在高树上欢快鸣叫的景象,传达出一种自由和生动的气息。这种声音变化无常,恰如人生的多变与复杂。接着,诗人以“借问声何烦”引出对声音的思考,似乎在质疑为何人们对这种自由的声音会感到烦恼。最后一句“末俗不尚默”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观念的反叛,强调人们不应当崇尚沉默,而应当接受和欣赏生活中的声音与喧嚣。

整首诗通过百舌鸟的鸣叫,引发了对人类社会中声音、沉默与情感的深入探讨。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规则的反思,揭示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声音不仅是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是生命的象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舌鸣高树”:描绘出百舌鸟自由自在地在高树上鸣叫,象征生命的活力。
  • “弄音无常则”:强调鸟鸣声的多变与无规律,反映出生命的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
  • “借问声何烦”:诗人以疑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声音为何会被视为烦扰。
  • “末俗不尚默”:表达了对传统观念的质疑,认为不应当崇尚沉默,声音也是一种生命的体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百舌”比喻生命的多变与活力。
  • 拟人:百舌鸟的鸣叫被赋予了情感,似乎在表达诉说。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声音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由的热爱,以及对世俗观念的批判。诗人通过对百舌鸟鸣叫的描绘,传递了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多样性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百舌鸟:象征自由、变化多端的生命。
  • 高树:象征广阔、自由的空间,可能代表理想与追求。
  • 声音:代表表情达意的方式,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百舌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由与变化
    B. 沉默与安静
    C. 忧伤与孤独

  2. 诗中提到的“弄音无常则”意指什么?
    A. 声音是固定的
    B. 声音变化多端
    C. 人们不喜欢声音

  3. “末俗不尚默”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崇尚沉默
    B. 反对世俗观念
    C. 喜欢安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描绘夜晚的宁静与自然的声音。
  • 杜甫《春望》:探讨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郑愔的《百舌》更侧重于声音的变化与生命的活力,而白居易则强调自然景象与人情的变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诗词的语言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