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韦舍人早朝》

时间: 2025-01-11 22:54:30

瑞阙龙居峻,宸庭凤掖深。

才良寄天綍,趋拜侣朝簪。

飞马看来影,喧车识驻音。

重轩轻雾入,洞户落花侵。

闻有题新翰,依然想旧林。

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

意思解释

同韦舍人早朝

作者: 郑愔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瑞阙龙居峻,宸庭凤掖深。
才良寄天綍,趋拜侣朝簪。
飞马看来影,喧车识驻音。
重轩轻雾入,洞户落花侵。
闻有题新翰,依然想旧林。
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早朝的景象,描述了华丽的宫殿和古老的风景。龙居的高阙和凤掖的深邃,才华横溢的人被天命所托,跪拜的同时与同伴们共享朝中荣华。飞马似乎在眼前飞驰,喧闹的车声在耳边回荡。重重的车辇轻轻穿过晨雾,窗户外飘落的花瓣仿佛要侵入室内。听说有人题写了新的诗篇,依旧让我想起往日的山林。与众同声让人羞愧如卞玉的美玉,错将这份情怀寄托于韦金之上。

注释:

  • 瑞阙: 华丽的宫阙,象征帝王的权威。
  • 龙居: 指高耸的宫阙,寓意皇权。
  • 宸庭: 皇宫。
  • 凤掖: 凤的围墙,指宫殿的华美。
  • 天綍: 天命之绳,比喻才能被认可。
  • 趋拜: 匆忙跪拜。
  • 朝簪: 表示朝堂上的高官。
  • 飞马: 形容快速的马。
  • 喧车: 车马的喧闹声。
  • 重轩: 高大的车辇。
  • 轻雾: 轻盈的晨雾。
  • 洞户: 开放的窗户。
  • 落花: 飘落的花瓣。
  • 题新翰: 新写的诗篇。
  • 旧林: 旧时的树林,象征怀旧。
  • 卞玉: 形容美玉,表示羞愧。
  • 韦金: 韦氏的金子,象征珍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愔,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其作品多以写景抒情为主,风格清新流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表现了当时朝廷的繁华与诗人对旧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与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晨朝会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庄重而又华美的气氛。开头两句以“瑞阙龙居峻,宸庭凤掖深”引出一种帝王的威仪,气势恢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飞马”与“喧车”,展现出早朝的繁忙与活力。重轩轻雾的细腻描写,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清晨的梦境。诗中“闻有题新翰,依然想旧林”一句,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新事物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感伤。最后两句以“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总结,表明诗人对自己的自谦和对友人的敬仰,体现出一种深厚的友情与情感寄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郑愔高超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瑞阙龙居峻: 描绘了宫阙高耸的景象,象征着皇权的威严。
  • 宸庭凤掖深: 进一步强调了皇宫的华美和深邃。
  • 才良寄天綍: 表达了诗人对有才之士寄托天命的赞美。
  • 趋拜侣朝簪: 描述了参与朝会的官员们恭敬跪拜的场景。
  • 飞马看来影: 形象化地表现出朝会的紧张与活力。
  • 喧车识驻音: 车马声喧闹,构成早朝热闹的氛围。
  • 重轩轻雾入: 高大的车辇轻轻穿过晨雾,画面生动而细腻。
  • 洞户落花侵: 窗外花瓣飘落,给人一种诗意的美感。
  • 闻有题新翰: 听说有人写了新诗,表现出对文化的关注与期待。
  • 依然想旧林: 诗人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 同声惭卞玉: 对于他人的成就感到自愧不如。
  • 谬此托韦金: 将情感寄托在韦金上,体现出深厚的友情。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例如,“瑞阙龙居峻”和“宸庭凤掖深”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飞马和喧车的描写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示了早晨的热闹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描绘和对往日时光的怀念,体现了对人生与友情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阙: 象征皇权与威严。
  • 凤掖: 代表华美的宫殿。
  • 飞马: 表达朝气蓬勃的景象。
  • 落花: 象征流逝的时光与怀旧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瑞阙”指的是: A. 皇宫
    B. 山川
    C. 湖泊
    D. 花园

  2. “同声惭卞玉”中“卞玉”代指: A. 美玉
    B. 普通玉石
    C. 铜器
    D. 瓷器

  3. 诗人对新诗的感受是: A. 热爱
    B. 怀念旧林
    C. 不屑一顾
    D.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郑愔与王之涣的作品均表现了对壮丽景色的抒发,但郑愔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景物的描绘与气势的渲染。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