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瑞雪飘空积满江山坞。峻岭寒梅花正吐。手把须弥槌,笑打虚空鼓。惊起憍梵钵提,冷汗透身如雨。
白话文翻译:
在腊月的二十五日,云门寺传来一曲悠扬的音乐,瑞雪纷飞,覆盖了整个江山和山谷。高峻的山岭上,寒梅的花朵正在盛开。我手中拿着须弥槌,笑着敲打着虚空的鼓。突然惊动了憍梵钵提,他的冷汗如雨般流下。
注释:
- 云门:指云门寺,禅宗名刹。
- 腊月:农历的最后一个月。
- 瑞雪:吉祥的雪,寓意丰收和幸福。
- 峻岭:高耸的山岭。
- 寒梅:指在寒冷天气中盛开的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须弥槌:佛教法器,象征教化和觉悟。
- 憍梵钵提:佛教中的一位修行人,常用来代表心灵的觉醒。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云门”与“寒梅”都是禅宗文化中常见的意象,代表了禅的清净与高洁。在古代,梅花被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常与高尚的品德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景晕,宋代禅僧,精于诗词,常以自然景物和佛教哲理为题材,作品风格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创作于腊月,正值冬季,诗人通过描绘瑞雪与寒梅的景象,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坚韧的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瑞雪”与“寒梅”为起点,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静谧的冬日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通过“手把须弥槌,笑打虚空鼓”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幽默态度,仿佛在表达一种超然的心境:面对空虚和无常,他依然保持乐观与淡然。最后一句“惊起憍梵钵提,冷汗透身如雨”则带有一种警醒的意味,暗示着人生的突然变化与内心的觉悟,体现了禅宗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哲理反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描绘了在腊月的一个特别日子,云门寺传来乐曲,暗示禅宗的音乐之美。
- 瑞雪飘空积满江山坞:瑞雪的描绘,展现了冬日的宁静与美好。
- 峻岭寒梅花正吐:寒梅花的盛开象征了坚韧与希望。
- 手把须弥槌,笑打虚空鼓:表现出诗人对虚无的态度,以幽默的方式面对生活的空虚。
- 惊起憍梵钵提,冷汗透身如雨:表明对人生变化的觉悟,暗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以“瑞雪”比喻吉祥,赋予自然以情感。
- 拟人:寒梅“正吐”花朵,赋予植物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禅宗精神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门:象征清净、超脱。
- 瑞雪:象征幸福与吉祥。
- 寒梅:象征坚韧与高洁。
- 须弥槌:象征觉悟与教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云门”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一座山
- B. 一座寺
- C. 一条河
- D. 一片森林
-
“瑞雪”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吉祥
- C. 痛苦
- D. 迷茫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 王安石的《梅花》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同样描写了冬季的意境,通过书籍与冬夜的结合,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思考。两首诗都以自然为背景,但表达的主题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禅宗文化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