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庸关 其一》

时间: 2025-01-24 16:40:05

雄关虎踞划幽并,险扼开平控北平。

万马边声通绝塞,九龙王气卫神京。

群山西导秦城势,比屋东延汉户名。

今日烽烟消斥堠,也须因暇议屯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吴庸关 其一
作者: 黄曾 〔清代〕

雄关虎踞划幽并,
险扼开平控北平。
万马边声通绝塞,
九龙王气卫神京。
群山西导秦城势,
比屋东延汉户名。
今日烽烟消斥堠,
也须因暇议屯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吴庸关的雄伟和险要,强调了其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关口如同猛虎坐镇,既能划分幽并地区,又能控制开平与北平的交通。边境上的马蹄声如同雷鸣,响彻在这条绝塞之地。九龙的王气护卫着京城,群山西侧引导着秦城的势头,东边则延伸出汉朝的气息。如今烽火已熄灭,守卫的士兵也可以暂时休息,因此我们应趁此机会讨论屯兵的策略。

注释

  • 雄关: 指雄壮的关口。
  • 虎踞: 比喻关口如猛虎一样坐镇,形容其险要。
  • 幽并: 指幽州和并州,古代的地名。
  • 险扼: 指险要的阻隔之地。
  • 万马边声: 形容战马奔腾的声音。
  • 绝塞: 指交通不便的边塞地区。
  • 九龙王气: 指九条龙的气势,象征皇权和守护。
  • 秦城: 指古代的秦国城池。
  • 汉户名: 指汉朝的居民和名声。
  • 烽烟: 指战争的信号和烟火,象征战乱。
  • 斥堠: 指军事驻地或哨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曾,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和文辞见长。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吴庸关 其一》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面临多重外敌威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吴庸关的险要地势,借以表达对国家安宁与军事防御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修辞,展现了吴庸关的壮丽与重要性。诗中“雄关虎踞”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关口的高峻与险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万马边声”则通过声响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边关的紧张气氛,仿佛能听见战马奔腾的声音,令人不禁感受到战争的氛围。

此外,诗人通过“九龙王气”来象征京城的权威与安全,表现出对国家的深厚感情。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现实,提到“今日烽烟消斥堠”,暗示着战争的暂时平息,但同时也提醒人们不应放松警惕,仍需思考屯兵的问题。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吴庸关的描绘,更是对国家安危和军事防御的深切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雄关虎踞划幽并: 描绘吴庸关的雄伟,象征着其坚固的防卫。
  2. 险扼开平控北平: 强调吴庸关的重要地理位置,控制着重要交通要道。
  3. 万马边声通绝塞: 形象化战争的场景,表现出边境的紧张局势。
  4. 九龙王气卫神京: 通过九龙的象征,表达对京城的保护和尊重。
  5. 群山西导秦城势: 展示地形的复杂与军事布局的严密。
  6. 比屋东延汉户名: 指出汉朝的历史影响力与文化传承。
  7. 今日烽烟消斥堠: 反映当下和平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暂时的安宁。
  8. 也须因暇议屯兵: 提醒人们要有战略眼光,未雨绸缪。

修辞手法

  • 比喻: “雄关虎踞”将关口比作猛虎,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修辞,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 “万马边声”夸大了战斗的场景,营造出紧迫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吴庸关作为重要军事防线的地位和作用,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关心与思考。诗人在描绘山河壮丽的同时,也提醒读者重视军事防备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雄关: 象征坚固的防线,代表国家的安全。
  • 虎踞: 形容地势险要,具有威慑力。
  • 万马边声: 代表战争的激烈与紧张。
  • 九龙: 象征皇权与保护,体现高贵与尊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雄关虎踞”中的“虎”指什么?

    • A. 动物
    • B. 力量与威严
    • C. 地名
    •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九龙王气”主要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皇权与保护
    • C. 自然现象
    • 答案: B
  3. 这首诗主要反映了什么样的主题?

    • A. 爱情
    • B. 国家安全
    • C. 自然景观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 《出塞》 - 王昌龄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展现了壮丽的景色和对未来的思考。
  • 《出塞》则强调战争与边关的紧张,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边境和国家安全的不同视角与表现手法。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黄曾研究》
  2.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3.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