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子行》

时间: 2025-01-11 21:37:24

燕街寡妇泪涟涟,自言夫死未期年。

昼勤织纺为衣食,夜抚孤儿不遑眠。

孤儿幸能学步履,我夫有以继其先。

成立时遇清明节,今将麦饭洒埏前。

妾身百年归于室,地下逢夫无愧颜。

奈何我生日茕茕,靡依靡怙叹伶仃。

旻天不吊此穷苦,疾威频将下土倾。

往年麦豆皆枯槁,晚禾遭霜又未成。

今春父子不相顾,骨肉分离向远行。

眼见旧时多富姿,而今转作沟中泥。

母子困阨何所赖,泣抱孤儿走京师。

谁知京师亦萧条,哀哉艰难无处号。

街头死者无人掩,多是流民向此逃。

母寒儿饥日叫哭,无力走去但匍匐。

眼中流泪口中干,只得将儿入市鬻。

市上纷纷草标待,卖者空多买者稀。

直到日夕才定约,破钱百文救我饥。

思量此钱买黍饭,是食吾儿肤与肌。

抆泪收钱敝裳湿,如割心肺痛难支。

母解怀抱将儿出,儿将两手抱母衣。

跌脚投地气欲绝,竟将母子强分离。

买主抱儿色凄惨,妇人欲去步难移。

儿哭声,母哭声,皆哭死者又哭生。

儿哭母毒舍我去,母哭苍天叫不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鬻子行
作者:杨爵 〔明代〕

燕街寡妇泪涟涟,自言夫死未期年。
昼勤织纺为衣食,夜抚孤儿不遑眠。
孤儿幸能学步履,我夫有以继其先。
成立时遇清明节,今将麦饭洒埏前。
妾身百年归于室,地下逢夫无愧颜。
奈何我生日茕茕,靡依靡怙叹伶仃。
旻天不吊此穷苦,疾威频将下土倾。
往年麦豆皆枯槁,晚禾遭霜又未成。
今春父子不相顾,骨肉分离向远行。
眼见旧时多富姿,而今转作沟中泥。
母子困阨何所赖,泣抱孤儿走京师。
谁知京师亦萧条,哀哉艰难无处号。
街头死者无人掩,多是流民向此逃。
母寒儿饥日叫哭,无力走去但匍匐。
眼中流泪口中干,只得将儿入市鬻。
市上纷纷草标待,卖者空多买者稀。
直到日夕才定约,破钱百文救我饥。
思量此钱买黍饭,是食吾儿肤与肌。
抆泪收钱敝裳湿,如割心肺痛难支。
母解怀抱将儿出,儿将两手抱母衣。
跌脚投地气欲绝,竟将母子强分离。
买主抱儿色凄惨,妇人欲去步难移。
儿哭声,母哭声,皆哭死者又哭生。
儿哭母毒舍我去,母哭苍天叫不应。

白话文翻译

在燕街上,寡妇泪流满面,自言丈夫去世还未满一年。白天辛勤织布以维持生计,晚上抱着孤儿无法安眠。孤儿幸而能学步,我的丈夫留有后代。清明时节,我将麦饭洒在坟前。我的一生都想回到家中,地下见到丈夫也无愧于心。可怜我在世时孤单无依,无法依靠,感叹孤苦。上天不怜我这穷苦,灾难频繁降临。往年麦豆都枯萎,晚稻也未能丰收。今年春天父子不相顾,骨肉分离向远方。眼见昔日繁华如今变成沟中泥。母子困境中又能依靠谁,泣抱孤儿走向京城。谁知京城也萧条,哀哉艰难无处倾诉。街头死者无人掩埋,多是流民逃到这里。母亲寒冷,儿子饥饿,日夜啼哭,无力行走只能匍匐前行。眼泪流淌,嘴里干渴,只能把儿子卖到市场。市场上卖者很多,买者却很稀少。直到日落才定下交易,卖出百文救我饥饿。想到这钱买黍饭,是给我儿子的生存。擦干眼泪收钱,衣衫湿透,心如刀割难以忍受。母亲解开怀抱将儿子推出,儿子用两只手抱住母亲的衣服。跌倒在地心如死灰,竟被强行分离。买主抱着儿子面色凄惨,妇人想走却步履艰难。儿子哭声,母亲哭声,皆为死者而哭,也为生者而哭。儿子哭母亲狠心抛弃我,母亲哭苍天无情不应。

注释

  • 鬻子:卖儿,指母亲为了生计而将儿子卖掉。
  • 涟涟:形容泪水流淌的样子。
  • 织纺:指织布和纺纱,是寡妇的主要劳动。
  • 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扫墓祭祖的日子。
  • 麦饭:用麦子做的饭,常见的民间食物。
  • 茕茕:形容孤单无依的样子。
  • 流民:因战乱或灾荒而逃亡的人们。
  • 匍匐:趴着爬行,形容无力行走。

典故解析

  • 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的日子,寡妇在此时祭奠亡夫,表达对亡者的思念和哀痛。
  • 骨肉分离:表达战争和灾荒导致家庭破裂、亲人分离的悲惨现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爵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关注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语言朴实而富有情感。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普通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

创作背景

《鬻子行》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民众苦难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一位寡妇为生活所迫而卖儿的悲惨故事,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普通人生活的艰辛。

诗歌鉴赏

《鬻子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在战争和饥荒的背景下,一位寡妇的悲惨命运。诗中描述了她的泪水、孤独和无助,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寡妇白天辛勤工作,夜晚照顾孤儿,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她对亡夫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绝望都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诗中的意象丰富,象征着社会的苦难和个体的无奈。清明节的麦饭、街头的死者、市场的孤儿,都是那一时期社会动荡的真实写照。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表现出对人间苦难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通俗易懂,读来让人心痛。它不仅是对一位母亲悲惨遭遇的控诉,也是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诗人用这种方式唤起人们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与同情,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街寡妇泪涟涟,自言夫死未期年。
    燕街上的寡妇泪流满面,自言丈夫去世还未满一年。

    • 描写寡妇的悲伤,设置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2. 昼勤织纺为衣食,夜抚孤儿不遑眠。
    白天辛勤织布,晚上照顾孤儿,无法安眠。

    • 体现她的辛劳与无助。
  3. 孤儿幸能学步履,我夫有以继其先。
    孤儿幸而能学会走路,我的丈夫留有后代。

    • 显示出对未来的微薄希望。
  4. 成立时遇清明节,今将麦饭洒埏前。
    在清明节这天,我将麦饭洒在墓前。

    • 强调对亡夫的怀念和祭奠。
  5. 妾身百年归于室,地下逢夫无愧颜。
    我希望能回到家中,地下见到丈夫也无愧于心。

    • 表达了对家庭和婚姻的向往。
  6. 奈何我生日茕茕,靡依靡怙叹伶仃。
    可怜我在世时孤单无依,感叹孤苦。

    • 强化了孤独感。
  7. 旻天不吊此穷苦,疾威频将下土倾。
    上天不怜我这穷苦,灾难频繁降临。

    • 指出对命运的不满。
  8. 往年麦豆皆枯槁,晚禾遭霜又未成。
    往年麦豆都枯萎,晚稻也未能丰收。

    • 描述自然灾害对生活的影响。
  9. 今春父子不相顾,骨肉分离向远行。
    今年春天父子不相顾,骨肉分离向远方。

    • 揭示家庭的破裂。
  10. 眼见旧时多富姿,而今转作沟中泥。
    眼见昔日繁华,如今变成沟中泥。

    • 强烈的对比,反映颓废。
  11. 母子困阨何所赖,泣抱孤儿走京师。
    母子困境中又能依靠谁,泣抱孤儿走向京城。

    • 表达对生存的绝望。
  12. 谁知京师亦萧条,哀哉艰难无处号。
    谁知京城也萧条,艰难无处倾诉。

    • 显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
  13. 街头死者无人掩,多是流民向此逃。
    街头死者无人掩埋,多是流民逃到这里。

    • 反映社会的动荡与苦难。
  14. 母寒儿饥日叫哭,无力走去但匍匐。
    母亲寒冷,儿子饥饿,日夜啼哭,无力行走只能匍匐前行。

    • 描绘生存的艰辛。
  15. 眼中流泪口中干,只得将儿入市鬻。
    眼泪流淌,嘴里干渴,只能把儿子卖到市场。

    • 表达了绝望的选择。
  16. 市上纷纷草标待,卖者空多买者稀。
    市场上卖者很多,买者却很稀少。

    • 描述市场的冷清。
  17. 直到日夕才定约,破钱百文救我饥。
    直到日落才定下交易,卖出百文救我饥饿。

    • 表达了买卖的无奈。
  18. 思量此钱买黍饭,是食吾儿肤与肌。
    想到这钱买黍饭,是给我儿子的生存。

    • 强调母爱的无私。
  19. 抆泪收钱敝裳湿,如割心肺痛难支。
    擦干眼泪收钱,衣衫湿透,心如刀割。

    • 强烈的情感描写。
  20. 母解怀抱将儿出,儿将两手抱母衣。
    母亲解开怀抱将儿子推出,儿子用两只手抱住母亲的衣服。

    • 描绘母子依依惜别的场景。
  21. 跌脚投地气欲绝,竟将母子强分离。
    跌倒在地心如死灰,被强行分离。

    • 表达了绝望和痛苦。
  22. 买主抱儿色凄惨,妇人欲去步难移。
    买主抱着儿子面色凄惨,妇人想走却步履艰难。

    • 强调分离的痛苦。
  23. 儿哭声,母哭声,皆哭死者又哭生。
    儿子哭声,母亲哭声,皆为死者哭,也为生者哭。

    • 表达了生命的悲哀。
  24. 儿哭母毒舍我去,母哭苍天叫不应。
    儿子哭母亲狠心抛弃我,母亲哭苍天无情不应。

    • 结尾的绝望呼喊,加深了悲剧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沟中泥”比喻生活的困境。
  • 拟人:将上天描绘成无情的存在。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寡妇卖儿为线索,展现了社会动荡与家庭破裂下个体的无奈与痛苦,深刻揭示了人间苦难和对生存的渴望,表现出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1. 寡妇:象征家庭破裂和女性的悲惨命运。
  2. 孤儿:代表着无辜的生灵,对未来的渴望与无助。
  3. 麦饭:象征生存与希望,清明节的祭奠也加深了思念之情。
  4. 京师:象征社会的萧条与无望,反映了城市的冷漠。

文化内涵

  • 母爱:诗中母亲为生存而卖儿,展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 社会悲剧:通过描写寡妇的遭遇,反映了历史上动荡时期普通人生活的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寡妇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 A. 织布
    • B. 教书
    • C. 采药
    • D. 煮饭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上天的怨恨。 (是/否)

答案

  1. A. 织布
  2. 清明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卖炭翁》:白居易的诗作,同样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 《春望》:杜甫的作品,通过描写战乱中的苦难,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诗词对比

《卖炭翁》 vs 《鬻子行》

两首诗都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但《卖炭翁》更侧重于对劳动者的描绘,而《鬻子行》则突出了亲情的破裂与社会的无情。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但情感表达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明代文学史》
  • 《杨爵诗集》

相关诗句

燕街寡妇泪涟涟,自言夫死未期年。下一句是什么

昼勤织纺为衣食,夜抚孤儿不遑眠。上一句是什么

昼勤织纺为衣食,夜抚孤儿不遑眠。下一句是什么

孤儿幸能学步履,我夫有以继其先。上一句是什么

孤儿幸能学步履,我夫有以继其先。下一句是什么

成立时遇清明节,今将麦饭洒埏前。上一句是什么

成立时遇清明节,今将麦饭洒埏前。下一句是什么

妾身百年归于室,地下逢夫无愧颜。上一句是什么

妾身百年归于室,地下逢夫无愧颜。下一句是什么

奈何我生日茕茕,靡依靡怙叹伶仃。上一句是什么

奈何我生日茕茕,靡依靡怙叹伶仃。下一句是什么

旻天不吊此穷苦,疾威频将下土倾。上一句是什么

旻天不吊此穷苦,疾威频将下土倾。下一句是什么

往年麦豆皆枯槁,晚禾遭霜又未成。上一句是什么

往年麦豆皆枯槁,晚禾遭霜又未成。下一句是什么

今春父子不相顾,骨肉分离向远行。上一句是什么

今春父子不相顾,骨肉分离向远行。下一句是什么

眼见旧时多富姿,而今转作沟中泥。上一句是什么

燕街寡妇泪涟涟,下一句是什么

自言夫死未期年。上一句是什么

自言夫死未期年。下一句是什么

昼勤织纺为衣食,上一句是什么

昼勤织纺为衣食,下一句是什么

夜抚孤儿不遑眠。上一句是什么

夜抚孤儿不遑眠。下一句是什么

孤儿幸能学步履,上一句是什么

孤儿幸能学步履,下一句是什么

我夫有以继其先。上一句是什么

我夫有以继其先。下一句是什么

成立时遇清明节,上一句是什么

成立时遇清明节,下一句是什么

今将麦饭洒埏前。上一句是什么

今将麦饭洒埏前。下一句是什么

妾身百年归于室,上一句是什么

妾身百年归于室,下一句是什么

地下逢夫无愧颜。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