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八首》

时间: 2025-01-11 21:58:50

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

白云功尽青山秀,青山路转白云迎。

不曾死,不曾生。

金绳拽转泥牛鼻,半夜驱来海上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
白云功尽青山秀,青山路转白云迎。
不曾死,不曾生。
金绳拽转泥牛鼻,半夜驱来海上耕。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已溃散,唯有一种存在长久而镇定。
白云的功劳已经尽了,青山依然秀美,青山转过来迎接白云。
既没有死亡,也没有生存。
金绳将泥牛牵引,半夜里驱赶着它在海上耕作。

注释:

字词注释:

  • 百骸:指身体的每一个部分。
  • 俱溃散:全部崩溃、散落。
  • 一物:指一种存在,可能隐喻精神或真理。
  • 镇长灵:镇定而长久的灵性。
  • 功尽:指功劳已尽,已不再有用。
  • 青山路转:青山的道路转动,形成迎接的姿态。
  • 金绳:比喻牵引的力量或法则。
  • 泥牛:泥制的牛,象征虚幻或朴素的东西。
  • 半夜:指深夜,象征隐秘的时刻。
  • :比喻劳动或开创。

典故解析:
“白云功尽青山秀,青山路转白云迎”一句,反映了自然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人对自然的感悟。青山与白云的相互迎接象征着和谐与共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正觉,宋代高僧,以禅宗见解和诗词著称。他的作品常表达对人生、自然和哲学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禅宗修行过程中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宇宙和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身心的解脱和对生命本质的领悟。开头两句“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揭示了人身体的虚无和精神的长存,反映了佛教对于生死的看法。诗中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白云与青山的互动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接下来的“不曾死,不曾生”则是对生死观的哲学思考,强调了存在的永恒性。最后两句以“金绳拽转泥牛鼻”引出一种幽默感,暗指人们生活中的琐碎与忙碌,表明即使在夜深人静时,依然有着不懈的追求与劳动。这首诗在结构上简约而意象丰富,既有哲理深邃的思考,又有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领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骸俱溃散”表达了对身体虚无的感慨。
  • “一物镇长灵”暗示了某种永恒的存在。
  • “白云功尽青山秀”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变迁和美丽。
  • “青山路转白云迎”则表现了自然之间的互动。
  • “不曾死,不曾生”反映了生死的辩证关系。
  • “金绳拽转泥牛鼻”暗喻生活的琐碎与牵绊。
  • “半夜驱来海上耕”则表达了在深夜的努力与追求。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了比喻(如“金绳拽转泥牛鼻”),拟人(青山与白云之间的互动),对仗(上下句结构的对称),使得诗句既有韵律感又富有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生命的本质,强调灵魂的永恒与身体的消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变化与自由。
  • 青山:象征稳固与永恒。
  • 金绳:象征牵引与法则。
  • 泥牛:象征生活的平凡与朴素。
  • :象征无垠与深邃。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百骸俱溃散”中的“百骸”指的是什么?
    A. 身体的每个部分
    B. 心灵的每个部分
    C. 自然界的每个元素
    D. 书本的每一页

  2. 诗中提到的“白云”象征着什么?
    A. 稳定
    B. 变化与自由
    C. 努力与奋斗
    D. 财富与荣华

  3. “金绳拽转泥牛鼻”隐喻的是?
    A. 生活的丰富多彩
    B. 人生的牵绊与琐碎
    C. 自然的和谐美
    D. 灵魂的自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而释正觉的这首诗则更关注于生命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更具个人情感,后者则显得更加超然与哲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禅宗文化与诗歌》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