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周文郁得子》

时间: 2025-01-11 23:57:25

都城产子甫胜冠,十八年来又此欢。

笑我两叨汤饼会,他乡仍作故园看。

一门谱续宗支茂,九地心知伯氏宽。

向老铨专还展限,天留福地在长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周文郁得子
作者: 林光 〔明代〕

都城产子甫胜冠,
十八年来又此欢。
笑我两叨汤饼会,
他乡仍作故园看。
一门谱续宗支茂,
九地心知伯氏宽。
向老铨专还展限,
天留福地在长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为了庆贺周文郁的儿子出生而作。诗中提到,在都城的喜悦中,周文郁终于迎来了胜利的喜冠,经过十八年的等待,再次迎来这样的快乐。诗人调侃自己在汤饼会上两次相聚,虽然身在他乡,心中依旧将此地视作故园。诗中提到家族的谱系延续,宗支日渐繁茂,伯氏家族的宽厚仁义也被大家所知。最后,诗人希望在老年时能继续展现才华,愿天上的福气与地上的安宁都在长安。

注释

  • 胜冠:意为“喜冠”,指喜悦的头衔或地位,这里指周文郁喜得儿子的欢庆。
  • :口语中的“说”,在这里指说话或聊天。
  • 汤饼:指一种简单的食物,这里可能暗示与朋友聚会的轻松场景。
  • 宗支茂:指家族的谱系延续,宗支逐渐繁荣。
  • 伯氏宽:伯氏指周文郁的家族,宽指仁义宽厚。
  • 铨专:指官方对人才的考核与选拔。

典故解析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之一,象征着繁华与安定。
  • 九地:指的是广大的土地,象征着家族的声望和广泛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光是明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活体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生活逐渐富裕的时期,家庭观念与家族延续的重要性被强调。周文郁得子,意味着家族的延续与繁荣,因此诗人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周文郁的祝贺与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欢庆的口吻,表达了对周文郁得子的祝贺,字句间充满了喜悦与温情。开篇直入主题,表达了在都城中得子这一喜事的重大意义,作者以“胜冠”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时刻的荣耀和欢愉。接下来,诗人幽默地提到自己与周文郁的相聚,似乎是在细述生活中的点滴,流露出一种亲切感。诗中提到的家族延续,不仅是个人的荣幸,更是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结尾处,诗人寄予了对未来的愿景,希望长安的安宁与幸福能够持续,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族的关怀。全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传达了祝贺的喜悦,也反映了对家庭、亲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都城产子甫胜冠:在都城里刚得子,正如胜利的冠冕。
    • 十八年来又此欢:经历了十八年的等待,终于迎来此刻的欢喜。
    • 笑我两叨汤饼会:调侃自己在聚会时的闲聊与快乐。
    • 他乡仍作故园看:尽管身处他乡,心中依然把这里视作故乡。
    • 一门谱续宗支茂:家谱延续,家族逐渐繁荣。
    • 九地心知伯氏宽:大家都知道伯氏家族的宽厚仁义。
    • 向老铨专还展限:希望在年老时继续展现自己的才华。
    • 天留福地在长安:愿天上的福气与大地的安宁长驻长安。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例如“都城产子”与“天留福地”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与美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家庭的欢庆与延续展开,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 都城:象征着繁荣与荣耀。
  • 汤饼:代表生活的简单与亲切。
  • 宗支茂:象征着家族的繁荣与延续。
  • 长安:象征着安宁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周文郁得子是在什么地方? A. 他乡
    B. 都城
    C. 故园
    D. 长安

  2. “九地心知伯氏宽”中的“伯氏”指的是谁? A. 周文郁
    B. 林光
    C. 诗人的朋友
    D. 其他家族

  3. 诗中提到的汤饼会是指什么? A. 正式宴会
    B. 朋友间的聚会
    C. 家庭聚餐
    D. 宗教仪式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贺周文郁得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不同。前者集中在家庭和亲情的喜悦之上,而后者则展示了个人孤独与思考的深度。两首诗的情感基调虽不同,但都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