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

时间: 2025-01-26 04:20:36

露冷虫声急,风高雁影微。

江淹空有恨,王粲竟无依。

枯树淡诗思,寒潮流夕晖。

篱边开野菊,晚节著芳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露冷虫声急,风高雁影微。
江淹空有恨,王粲竟无依。
枯树淡诗思,寒潮流夕晖。
篱边开野菊,晚节著芳菲。

白话文翻译

露水寒冷,虫鸣声急促,风高处,雁影显得微弱。江淹的心中充满遗憾,王粲却没有依靠。枯树旁,我的诗思淡然,寒潮涌来,夕阳的余晖映照。篱笆边开着野菊,晚年的品节依然盛放芬芳。

注释

字词注释

  1. 虫声急:虫鸣声急促,形容秋天的虫鸣,带有急切的感觉。
  2. 雁影微:高空中的大雁影子显得微弱,暗示孤独和孤寂。
  3. 江淹:江淹,字通之,南朝宋时著名诗人,因失去爱而感到痛苦。
  4. 王粲:王粲,字仲宣,东汉末年著名诗人,以悲情诗歌著称。
  5. 晚节:晚年的品节,指老年人的操守与风范。
  6. 芳菲:芬芳,形容花草的香气。

典故解析

  • 江淹与王粲都是古代著名诗人,诗中提及他们代表了文学上的孤独与遗憾,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之鼎,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对人生态度的深邃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清冷的秋夜,诗人独自一人,感受到自然的萧瑟与内心的孤独,因而引发了对古人诗歌的怀念与自我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幽居》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篇以“露冷虫声急”描绘出秋夜的寒意,虫鸣声急促,给人一种紧迫感,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着“风高雁影微”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孤雁在高空飞翔,显得渺小而无依。江淹与王粲的提及,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反映出诗人对孤独与离愁的感同身受。

“枯树淡诗思”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绪,枯树象征着生命的凋零,诗思在寒潮的侵袭下显得更加淡薄。然而,最后一句“篱边开野菊”则带来了一丝生机与希望,晚节开花,象征着即使在生命的晚期,依然可以保持品格与芬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人生的孤独与坚韧,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露冷虫声急:描绘秋夜寒冷的气候和虫鸣声,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2. 风高雁影微:高空的雁影渺小,暗示诗人的孤独与渺小。
  3. 江淹空有恨:提及江淹的遗憾,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怀念。
  4. 王粲竟无依:王粲的孤独,反映出诗人在文学和情感上的孤立无援。
  5. 枯树淡诗思:枯树象征衰败,淡薄的诗思与孤独感交织。
  6. 寒潮流夕晖:寒潮与夕阳的结合,增强了诗的忧伤氛围。
  7. 篱边开野菊:尽管环境清冷,篱边的野菊依然盛开,象征坚韧与希望。
  8. 晚节著芳菲:即使在晚年,依然可以保持高洁的品格与芬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露冷虫声急,风高雁影微”,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虫声与风的描写,使自然具有人情味,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孤独、遗憾与坚韧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品节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清冷,暗示孤独的情绪。
  2. 虫声:自然界的声音,带来生命的气息。
  3. 雁影:孤雁象征孤独与无依。
  4. 枯树:象征生命的衰退与孤寂。
  5. 寒潮:暗示环境的严酷与内心的寒冷。
  6. 野菊:象征坚韧与品格,在逆境中绽放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淹”与“王粲”分别代表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古代诗人
    C. 自然现象

  2. “篱边开野菊”中“野菊”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坚韧与希望
    C. 孤独与遗憾

  3. 诗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A. 快乐
    B. 孤独与思考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光与思乡情的结合展现内心的孤寂。

诗词对比

  • 何之鼎的《幽居》与李白的《月夜思》,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而后者则更直接地表达了思乡的情感,二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表现出人对孤独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