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

时间: 2025-01-11 17:01:03

云漾晴光水漾波,閒中得句景中哦。

读书岁月何常永,啼鸟园林渐觉和。

人有奇贫尘事少,诗无险体性情多。

盘桓半亩成幽赏,每送黄昏日影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漾晴光水漾波,閒中得句景中哦。
读书岁月何常永,啼鸟园林渐觉和。
人有奇贫尘事少,诗无险体性情多。
盘桓半亩成幽赏,每送黄昏日影过。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晴空中,云彩飘荡,水面波光粼粼;在悠闲的时光中,灵感在美景中悄然流出。
读书的岁月何时才能常驻,啼鸣的鸟儿在园林中渐渐让人感到和谐。
人世间有些人生活贫困,世俗琐事却不多;而诗歌的体会,虽无险峻,却能寄托更多情感。
徘徊在这半亩的小园中,享受着幽静的赏心,直到黄昏,日影悄然西去。

注释:

  • 云漾:云彩漂浮的样子。
  • 閒中:在悠闲的时光里。
  • :诗句。
  • 啼鸟:鸣叫的鸟儿。
  • 渐觉和:渐渐感到和谐。
  • 奇贫:特别贫穷。
  • 尘事:世俗琐事。
  • 盘桓:徘徊、停留。

典故解析:

诗中涉及“啼鸟”意象,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常用以象征诗人内心的愉悦和自然的和谐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淑,清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日,诗人借助自然景观来抒发内心情感,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诗歌的热爱。

诗歌鉴赏:

《春晴》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首联“云漾晴光水漾波”以优美的意象展现出春天的明媚,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接下来的“读书岁月何常永”,则转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感叹岁月无情,读书的时光难以持久,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啼鸟园林渐觉和”,诗人又回到自然,从鸟儿的歌声中感受到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在后两联中,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反思人世间的贫富与世俗琐事,提出了“诗无险体性情多”的观点,认为诗歌应当表达真实的情感而非追求表面的复杂。此外,诗人在“盘桓半亩成幽赏”的句子中,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表达出对自然的沉醉与对黄昏的依依不舍。

整首诗情融于景,景带情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云漾晴光水漾波”:描绘了一个柔和的春日,云彩与水波的交相辉映。
    • “閒中得句景中哦”:在悠闲的时光中,诗人感受到灵感的涌现。
    • “读书岁月何常永”:对岁月流逝的感叹,读书的时光难以永存。
    • “啼鸟园林渐觉和”:鸟儿的啼鸣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和谐美好。
    • “人有奇贫尘事少”:反映人世间的贫富差异,强调内心的宁静。
    • “诗无险体性情多”:诗歌的真正价值在于情感的表达而非形式的复杂。
    • “盘桓半亩成幽赏”:在小小的园子中,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 “每送黄昏日影过”:随着黄昏的到来,日影渐渐变长,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内心情感相结合。
    • 对仗:如“云漾晴光水漾波”,整齐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对生活的思考,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

意象分析:

  • :象征着轻盈与自由。
  • 水波:表现出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啼鸟:代表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和谐。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晴》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范淑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啼鸟”主要体现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和谐
    • C. 迷茫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权力的追求
    • C. 对金钱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与《春晴》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春晓》更侧重于晨曦的清新与生机,而《春晴》则强调了春日的宁静与生活的思考,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对清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进行介绍的书籍。
  • 《古诗词赏析》:分析古诗词艺术特点与情感表达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