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泊舟惠山看六朝松井艮岳石》
时间: 2025-01-26 00:30: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泊舟惠山看六朝松井艮岳石》
作者:陈维崧
昔岁我来,乘白羊车,著紫鼠裘。
爱支离者叟,霜皮黛甲,玲珑者丈,雁荡龙湫。
王谢家儿,宣和遗老,尔正愁时我亦愁。
曾经过,看累朝兴废,百代王侯。
别来岁月如流。叹赴壑修蛇掣不休。
又风吹雨溜,几场儿戏,藤缠藓蚀,一样蜉蝣。
石岂能言,树犹如此,何怪书生竟白头。
重来到,吹一声铁笛,叫破孤秋。
白话文翻译
往年我来到这里,乘坐白羊车,披着紫鼠裘。
我爱那支离破碎的老人,披着霜白的皮,穿着黛色的甲;
我也欣赏那玲珑的长者,像雁荡的龙湫一般。
王谢的子弟,宣和的遗老,您在忧愁的时刻,我也在忧愁。
曾经经过这里,看尽了朝代的兴亡,百代的王侯。
自从离开后,岁月如流水般匆匆而过。
感叹那赴壑的修蛇,始终在不停地缠绕。
又是风吹雨溜,几场儿戏;藤蔓缠绕,苔藓侵蚀,如同蜉蝣般短暂。
石头难以言说,树木也如此,何必怪书生已然白头。
再重回这里,吹响一声铁笛,打破这孤独的秋天。
注释
- 乘白羊车:古时用以形容高贵的出行方式,象征着诗人的身份与地位。
- 紫鼠裘:指华贵的皮毛,紫色的鼠皮裘衣,象征富贵与奢华。
- 支离者叟:指形象破碎的老人,反映出岁月的冲刷。
- 百代王侯:指历史上许多朝代的统治者,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兴亡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清代诗人,生于1640年,卒年不详。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著称,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之时,常常回忆往昔的辉煌与今日的孤独,表现出对历史的无奈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沁园春 泊舟惠山看六朝松井艮岳石》是陈维崧在游览惠山时所作的一首词,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回忆自己曾经的游历,展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忧愁。开篇用“昔岁我来”引出回忆,接着描绘了当时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诗中提到的“王谢家儿”和“宣和遗老”,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反映出诗人对文化传承与历史兴亡的无尽感慨。
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现实的思考:“岁月如流”,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风吹雨溜,几场儿戏”的描述,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表示即使经历再多的风雨,人生依然短暂如蜉蝣,令人唏嘘。
在结尾,诗人以“重来到,吹一声铁笛”作为高潮,既是对历史的呼唤,也是对孤独秋天的宣泄。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岁我来,乘白羊车,著紫鼠裘:回忆往年,诗人以高贵的出行方式自况,展现当时的身份与地位。
-
爱支离者叟,霜皮黛甲,玲珑者丈,雁荡龙湫:表达对不同形象的人的喜爱,反映出诗人对人性与人生的思考。
-
王谢家儿,宣和遗老,尔正愁时我亦愁:提到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惋惜,和对当下愁苦的共鸣。
-
曾经过,看累朝兴废,百代王侯:感叹历史的变迁,岁月的无情,反映出对朝代更迭的无奈。
-
别来岁月如流:时间的飞逝,表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
叹赴壑修蛇掣不休:以蛇的形象比喻人生的纷扰与不息。
-
又风吹雨溜,几场儿戏,藤缠藓蚀,一样蜉蝣:通过自然现象的描绘,暗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石岂能言,树犹如此,何怪书生竟白头:以无声的石头与树木比喻人世的无奈,感叹诗人的老去。
-
重来到,吹一声铁笛,叫破孤秋:最后的回归与号召,象征对孤独与历史的反思与呼喊。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蜉蝣”比喻人生短暂。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风吹雨溜”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流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人生的短暂与历史的无情,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羊车:象征高贵与权势。
- 紫鼠裘:代表奢华与财富。
- 王谢家儿、宣和遗老:历史人物,象征着文化与历史的传承。
- 蜉蝣:象征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个意象不出现在诗中?
- A. 白羊车
- B. 雁荡龙湫
- C. 桃花源
- D. 紫鼠裘
-
陈维崧通过什么手法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 A. 拟人
- B. 对仗
- C. 比喻
- D. 以上皆是
-
诗中提到的“王谢家儿”主要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财富
- B. 文化的传承
- C. 对爱情的怀念
- D.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 C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与陈维崧在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态度上有相似之处,杜甫在《春望》中同样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忧虑,但陈维崧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历史的无常。
参考资料
- 朱自华,《清代诗人陈维崧研究》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对比分析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