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顾次凤》

时间: 2025-01-11 17:41:29

笔端文字照千春,仙籍班联透几尘。

黄卷肯交同长物,白袍未信裹闲身。

至言落落常难合,俗眼悠悠少识真。

谁似江东顾夫子,月台对影只三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顾次凤 王灼 〔宋代〕 笔端文字照千春,仙籍班联透几尘。 黄卷肯交同长物,白袍未信裹闲身。 至言落落常难合,俗眼悠悠少识真。 谁似江东顾夫子,月台对影只三人。

白话文翻译:

笔下的文字照耀着千年的春天,仙籍中的班联穿透了几层尘埃。 黄卷(书籍)愿意与长物(普通物品)同交,白袍(指士人)却未信能包裹闲散的身躯。 至理名言常常难以被人接受,世俗的眼光很少能识别真实。 谁能像江东的顾夫子那样,在月光下的台上,只有三个人对影自酌。

注释:

  • 仙籍班联:指仙人的名册和排列,这里比喻高雅的文化或文学作品。
  • 黄卷:指书籍,古代书籍多用黄色纸张。
  • 长物:普通物品,这里指世俗之物。
  • 白袍:古代士人的服饰,这里代指士人。
  • 至言:至理名言,深刻的言论。
  • 落落:孤独的样子。
  • 悠悠:长久,这里指世俗的眼光长久不变。
  • 月台:月光下的平台或高台。

诗词背景: 王灼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士人的孤独和对高雅文化的追求。这首诗是次韵(即按照原诗的韵脚和字数作诗)顾次凤的作品,顾次凤是王灼的朋友,这首诗可能是两人在文学上的交流和切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高雅文化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高雅文化与世俗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和对世俗的疏离感。诗中“笔端文字照千春”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自信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黄卷肯交同长物”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珍视,即使与普通物品同列也不以为意。而“白袍未信裹闲身”则反映了诗人对士人身份的自我认同,以及对闲散生活的拒绝。最后两句“谁似江东顾夫子,月台对影只三人”,以顾夫子为例,强调了高雅文化的孤独和难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解析:

  • 首句“笔端文字照千春”,用“照千春”形容文字的不朽,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自信。
  • 第二句“仙籍班联透几尘”,用“仙籍班联”比喻高雅的文化,而“透几尘”则暗示了这种文化的超凡脱俗。
  • 第三句“黄卷肯交同长物”,通过“黄卷”与“长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珍视。
  • 第四句“白袍未信裹闲身”,用“白袍”代指士人,表达了诗人对士人身份的自我认同。
  • 第五句“至言落落常难合”,用“至言”形容深刻的言论,而“落落常难合”则表达了这种言论的孤独和难得。
  • 第六句“俗眼悠悠少识真”,用“俗眼”代指世俗的眼光,而“悠悠少识真”则表达了世俗眼光的浅薄。
  • 最后两句“谁似江东顾夫子,月台对影只三人”,以顾夫子为例,强调了高雅文化的孤独和难得。

意象分析:

  • “笔端文字”:象征着文学和文化的力量。
  • “仙籍班联”:象征着高雅的文化和文学作品。
  • “黄卷”:象征着知识和书籍。
  • “白袍”:象征着士人的身份和尊严。
  • “月台”:象征着高雅的场所和孤独的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卷”指的是什么? A. 黄色纸张 B. 书籍 C. 长物
  2. 诗中“白袍”代指什么? A. 士人 B. 闲散的身躯 C. 高雅的文化
  3. 诗中“月台对影只三人”表达了什么? A. 孤独 B. 热闹 C. 高雅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高雅文化的追求。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高雅文化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灼的《次韵顾次凤》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高雅文化的追求,但王灼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世俗的疏离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灼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发展,以及王灼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