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修广师法喜堂》

时间: 2025-01-26 03:05:41

浮屠之法与世殊,洗涤万事求空虚。

师心以此不挂物,一堂收身自有余。

堂阴置石双嵽嵲,石脚立竹青扶疏。

一来已觉肝胆豁,况乃宴坐穷朝晡。

忆初救时勇自许,壮大看俗尤崎岖。

丰车肥马载豪杰,少得志愿多忧虞。

始知进退各有理,造次未可分贤愚。

会将筑室返耕钓,相与此处吟山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杭州修广师法喜堂
作者:王安石 〔宋代〕

浮屠之法与世殊,洗涤万事求空虚。
师心以此不挂物,一堂收身自有余。
堂阴置石双嵽嵲,石脚立竹青扶疏。
一来已觉肝胆豁,况乃宴坐穷朝晡。
忆初救时勇自许,壮大看俗尤崎岖。
丰车肥马载豪杰,少得志愿多忧虞。
始知进退各有理,造次未可分贤愚。
会将筑室返耕钓,相与此处吟山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浮屠(佛教寺庙)法门的独特理解,强调与世俗的不同,追求内心的空虚与宁静。作者认为,真正的修行者应当心无挂碍,才能在此堂中自得其乐。堂前的石头和竹子相映成趣,给人以清幽之感。诗人一来就感到心胸开阔,特别是在此地闲坐度过时光,有着更深的感悟。回想起当初立志时的勇气,现在看来世俗的艰难险阻,虽然英雄辈出,然而志向未能实现,内心却多了忧虑。经过反思,才明白进退之间各有道理,不能草率地将智者与愚者区分开。最终,诗人想要在这里安居乐业,与友人一起吟咏山水。

注释

  • 浮屠:指佛教的塔或寺庙,象征佛教的教义与修行。
  • 空虚:这里指的是一种内心的清净与宁静。
  • 师心:修行者的内心修为。
  • 肝胆豁:形容心胸开阔,豁达。
  • 丰车肥马:指富贵的象征,常用于形容显赫的地位或财富。

典故解析

  • 浮屠之法:浮屠是佛教的象征,诗中提到的法门反映了佛教教义中追求内心的解脱与宁静。
  • 丰车肥马:出自古代诗文中常用的比喻,指华丽的生活与显赫的地位,实际上却可能带来内心的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推行新法,提倡改革。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安石在杭州修建法喜堂期间,表达他对佛教教义的思考与个人修行的体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仕途中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法喜堂”为背景,展现了王安石在寺庙中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他对世俗的淡泊与对内心修养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浮屠之法与世殊”引入,说明修行与世俗生活的不同,强调内心的空虚和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堂前的石头与竹子,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进一步反映出他内心的安宁。

在诗中,王安石不仅思考个人的修行,还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反思。“丰车肥马载豪杰,少得志愿多忧虞”这一句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表面上的繁华与内心的忧虑,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顾,王安石表达了“始知进退各有理”的领悟,强调了人生的选择与思考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理,展现出王安石的修身之道与对于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学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浮屠之法与世殊:浮屠的教义与世俗的生活截然不同。
  2. 洗涤万事求空虚:追求内心的空灵与宁静,洗净世俗的烦恼。
  3. 师心以此不挂物:修行者的内心不被外界事物所牵挂。
  4. 一堂收身自有余:在这堂中,修行者能自得其乐。
  5. 堂阴置石双嵽嵲:堂前阴凉处有两块石头,形态各异。
  6. 石脚立竹青扶疏:石头下面长着青竹,生长茂盛。
  7. 一来已觉肝胆豁:一来到此地就感到心胸开阔。
  8. 况乃宴坐穷朝晡:更何况在这里悠闲地度过白天和晚上。
  9. 忆初救时勇自许:回想起当年立志时的勇气。
  10. 壮大看俗尤崎岖:成年后看世俗的道路艰难险阻。
  11. 丰车肥马载豪杰:富贵的车马载着众多英雄。
  12. 少得志愿多忧虞:成功的志愿少,忧虑却多。
  13. 始知进退各有理:才明白进退之间各有道理。
  14. 造次未可分贤愚:仓促之间无法分清智者与愚者。
  15. 会将筑室返耕钓:想要在此安居乐业,回归田园生活。
  16. 相与此处吟山湖:与友人一起在此吟咏山水。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浮屠”与“世殊”的对比,展现修行的不同。
  • 对仗:如“丰车肥马”与“少得志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石、竹、山水等自然元素,表现出宁静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在浮华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与理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屠:象征佛教的信仰与内心的修行。
  • :象征坚韧与宁静。
  • :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山湖: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心灵的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浮屠之法与世殊”中的“浮屠”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佛教的寺庙
    C. 一种乐器

  2. 诗中提到的“丰车肥马”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富贵的生活
    B. 贫困的状态
    C. 志向的高远

  3. 诗人的内心感受是: A. 繁忙和忧虑
    B. 宁静和豁达
    C. 恐惧和迷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 《渡荆门送别》: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安石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然而,王安石的诗更偏向于内心修养与社会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体的自由与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人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浮屠之法与世殊,洗涤万事求空虚。下一句是什么

师心以此不挂物,一堂收身自有余。上一句是什么

师心以此不挂物,一堂收身自有余。下一句是什么

堂阴置石双嵽嵲,石脚立竹青扶疏。上一句是什么

堂阴置石双嵽嵲,石脚立竹青扶疏。下一句是什么

一来已觉肝胆豁,况乃宴坐穷朝晡。上一句是什么

一来已觉肝胆豁,况乃宴坐穷朝晡。下一句是什么

忆初救时勇自许,壮大看俗尤崎岖。上一句是什么

忆初救时勇自许,壮大看俗尤崎岖。下一句是什么

丰车肥马载豪杰,少得志愿多忧虞。上一句是什么

丰车肥马载豪杰,少得志愿多忧虞。下一句是什么

始知进退各有理,造次未可分贤愚。上一句是什么

始知进退各有理,造次未可分贤愚。下一句是什么

会将筑室返耕钓,相与此处吟山湖。上一句是什么

浮屠之法与世殊,下一句是什么

洗涤万事求空虚。上一句是什么

洗涤万事求空虚。下一句是什么

师心以此不挂物,上一句是什么

师心以此不挂物,下一句是什么

一堂收身自有余。上一句是什么

一堂收身自有余。下一句是什么

堂阴置石双嵽嵲,上一句是什么

堂阴置石双嵽嵲,下一句是什么

石脚立竹青扶疏。上一句是什么

石脚立竹青扶疏。下一句是什么

一来已觉肝胆豁,上一句是什么

一来已觉肝胆豁,下一句是什么

况乃宴坐穷朝晡。上一句是什么

况乃宴坐穷朝晡。下一句是什么

忆初救时勇自许,上一句是什么

忆初救时勇自许,下一句是什么

壮大看俗尤崎岖。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