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北山》

时间: 2025-01-11 10:47:58

揽辔出东城,登临目暂明。

烟云藏古意,猿鹤弄秋声。

客坐苔纹滑,僧眠樾荫清。

赏心殊未已,山日下西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北山
王安石

揽辔出东城,登临目暂明。
烟云藏古意,猿鹤弄秋声。
客坐苔纹滑,僧眠樾荫清。
赏心殊未已,山日下西荣。

白话文翻译:

驾着马车走出东城,登上高处眼前一片明亮。
烟霞云雾中隐含着古老的气息,猿猴和仙鹤在秋天的声音中回荡。
客人坐在苔藓覆盖的石头上,僧人则在树荫下安然入睡。
欣赏的心情依然不减,夕阳下山映照着西边的山峦。

注释:

  • 揽辔:揽住缰绳,指驾车出行。
  • 登临:登上高处,临视觉外景。
  • 烟云:指山间的云雾,常用以表现自然的美。
  • 古意:古老的情趣和意境。
  • 猿鹤:猿猴和仙鹤,象征北山的幽静。
  • 苔纹滑:苔藓覆盖的石头,表面光滑。
  • 樾荫:树荫,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 赏心:令人愉悦的心情。
  • 山日:山中的夕阳。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典故,但“猿鹤”象征着清雅、幽静的自然环境,可能与古代文人崇尚的隐居生活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改革政治著称,同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可能是在他游览北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游北山》是王安石的一首抒情诗,描绘了北山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揽辔出东城”,展现了诗人出游的情景,带着一种轻快的心情,驱马而行,象征着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接下来的“登临目暂明”,则将视角提升,山川的美景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

“烟云藏古意”一句,诗人通过烟雾缭绕的景象,暗示着历史的悠久和自然的神秘,传达出一种古老而深邃的文化意蕴。随后的“猿鹤弄秋声”,通过猿猴与仙鹤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幽怨的秋天气息,营造出一种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客坐苔纹滑,僧眠樾荫清。”中,诗人通过描写客人与僧人的不同状态,反映出人们在自然中各自的心境和生活方式。最后一句“赏心殊未已,山日下西荣”,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愉悦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王安石作为文人的深厚修养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揽辔出东城:描绘出诗人驾车出游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轻松的心态。
  2. 登临目暂明:登高望远,眼前的景色一片开阔,心情愉悦。
  3. 烟云藏古意:山中云烟缭绕,给人一种古老而深邃的感觉。
  4. 猿鹤弄秋声:描绘秋天的声音,增添了自然的灵动。
  5. 客坐苔纹滑:客人坐在苔藓覆盖的石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6. 僧眠樾荫清:僧人安然入睡,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7. 赏心殊未已:尽管欣赏美景,但心中的喜悦仍在延续。
  8. 山日下西荣:夕阳西下,山间的景色愈发迷人,给人以无限遐想。

修辞手法

  • 对比:客人与僧人的状态对比,展现不同的生活哲学。
  • 意象:通过“烟云”“猿鹤”等意象,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云:象征自然的神秘与古老。
  • 猿鹤:代表自然的灵动与清雅。
  • 苔纹: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深邃。
  • 樾荫:给人以宁静与安详的感受。
  • 山日:象征希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的《游北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政治的思考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友人的怀念

  2. “烟云藏古意”中的“古意”指的是什么?
    A. 现代的思想
    B. 古老的情趣与意境
    C. 对未来的向往

  3. 诗中提到的“猿鹤”象征什么?
    A. 友情
    B. 自然的灵动与清雅
    C. 战争的残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游北山》与王维的《山中问答》均描绘自然景色,但前者更注重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倾向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1. 《王安石诗文集》
  2. 《宋代诗词选》
  3. 《古代诗歌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