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学士小园即事》

时间: 2025-01-26 02:16:35

墙屋虽无好鸟鸣,池塘亦未有蛙声。

树含宿雨红初入,草倚朝阳绿更生。

万物天机何得丧,百年心事不将迎。

与君杖策聊观化,搔首春风眼尚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墙屋虽无好鸟鸣,池塘亦未有蛙声。
树含宿雨红初入,草倚朝阳绿更生。
万物天机何得丧,百年心事不将迎。
与君杖策聊观化,搔首春风眼尚明。

白话文翻译:

这座院子虽然没有美丽的鸟儿在鸣叫,池塘里也没有青蛙的叫声。
树上带着昨夜的雨珠,刚刚显现出红色的嫩芽;
草在朝阳的照耀下,愈发显得生机勃勃。
万物的生命机理怎么会失去?
百年的心事又怎能得到回应?
与君一起散步,聊聊自然的变化,
我轻轻抚首,春风吹拂,眼前的一切依然明媚。

注释:

  • 墙屋:指墙壁和房屋,这里暗示环境的幽静。
  • 好鸟鸣:形容鸟儿的美妙鸣叫,表达对自然声音的向往。
  • 宿雨:指夜间的雨,宿字表示留下的意思。
  • 草倚朝阳:草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生机盎然。
  • 万物天机:万物的自然法则和生命的奥秘。
  • 心事:心中所思所念的事情。
  • 杖策:指手杖,表示散步,闲适的状态。
  • 搔首:形容轻轻抚摸头部,表示思索或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是“变法派”领袖,主张进行政治、经济改革。他的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次韵陈学士小园即事》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高峰和改革之际。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活中对自我情感的寄托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小园景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内心的沉思。开篇两句,作者以墙屋和池塘的静谧引入,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紧接着,树叶上的雨水和草地上的朝阳,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到来。

“万物天机何得丧,百年心事不将迎。”这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法则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似乎在反思自身的生命价值与追求。在与友人散步的情境中,诗人希望通过自然的变化来获得启示,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王安石以简约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使这首诗成为了古典诗词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墙屋虽无好鸟鸣:院子虽静,缺少鸟儿的欢唱,显示出宁静的环境。
  2. 池塘亦未有蛙声:池塘同样没有蛙鸣,进一步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树含宿雨红初入:树叶上含有昨夜的雨水,红色的嫩叶刚刚冒出,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4. 草倚朝阳绿更生:草在晨光下显得更加鲜绿,表现了生命的活力。
  5. 万物天机何得丧:对自然规律的疑问,暗示着对生命的思考。
  6. 百年心事不将迎:对人生百年心事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无奈。
  7. 与君杖策聊观化:与友人一起散步,聊聊自然的变化,体现了友谊和闲适。
  8. 搔首春风眼尚明:抚摸头部,思索的同时,感受到春风的轻柔,眼前的一切依然明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树含宿雨红初入”、“草倚朝阳绿更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象。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通过“万物天机”赋予自然以生命,表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蕴含的哲理使其具有深刻的内涵,体现了王安石对人生的深邃理解。

意象分析:

  • 墙屋:象征着静谧与孤独。
  • 池塘:代表着宁静的环境。
  • 树和草: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春风: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好鸟鸣”代表什么?

    • A. 美妙的音乐
    • B. 自然的宁静
    • C. 生命的活力
      答案:A
  2. “万物天机何得丧”中“天机”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规律
    • B. 人生哲学
    • C. 宇宙奥秘
      答案:A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 A. 友谊
    • B. 自然
    • C. 生命的思考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王安石的《次韵陈学士小园即事》和孟浩然的《春晓》,两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安石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思索和生命的哲理,而孟浩然则更强调自然的美好与宁静。王安石的风格更为沉重深邃,而孟浩然则流露出一种轻松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