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

时间: 2024-09-19 21:31:07

到此绝车轮,萋萋草树春。

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

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

如知巢与许,千载迹犹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寻山 于武陵 〔唐代〕 到此绝车轮,萋萋草树春。 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 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 如知巢与许,千载迹犹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来到这里车轮都停下,春天草木茂盛。青山仿佛有利可图,白石也化为尘埃。水面宽阔应该没有路,松林深处看不见人。如果知道巢父和许由的故事,千年之后他们的足迹依然新鲜。

注释: 字词注释:

  • 绝车轮:指车轮停止转动,比喻停止前进。
  •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 如有利:仿佛有利可图。
  • 成尘:化为尘埃。
  • 水阔:水面宽阔。
  • 松深:松林深处。
  • 巢与许:指巢父和许由,古代传说中的隐士。

典故解析:

  • 巢父和许由:两位古代隐士,传说中他们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被后人尊为隐逸的典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武陵,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隐逸山林、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隐士生活的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寻山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青山和白石赋予了生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后两句“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则进一步强化了隐逸的意境,水面宽阔无路可寻,松林深处人迹罕至,正是隐士理想的栖息之地。最后提到巢父和许由,暗示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的敬仰,认为他们的精神在千年之后依然新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到此绝车轮,萋萋草树春:诗人来到这里,车轮停止转动,春天的草木茂盛。
  2. 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青山仿佛有利可图,白石也化为尘埃,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
  3. 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水面宽阔应该没有路,松林深处看不见人,强化了隐逸的意境。
  4. 如知巢与许,千载迹犹新:如果知道巢父和许由的故事,千年之后他们的足迹依然新鲜,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拟人:“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中的青山和白石被赋予了生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
  • 对仗:“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中的“水阔”与“松深”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古代隐士的敬仰,诗人传达了一种追求自然、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着自然和隐逸的生活。
  • 白石:象征着世俗和尘埃。
  • 水阔:象征着无路可寻的隐逸之地。
  • 松深:象征着人迹罕至的隐逸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山如有利”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2. 诗中提到的“巢与许”是指哪两位古代隐士? A. 巢父和许由 B. 巢父和许由 C. 巢父和许由
  3. 诗的最后一句“千载迹犹新”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敬仰? A. 古代隐士 B. 自然景色 C. 世俗生活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于武陵的《寻山》: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于武陵的《寻山》。
  •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研究》:详细探讨了古代隐士文化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