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

时间: 2025-04-28 14:38:29

夫子不自衍,世人知者稀,来倾阮氏酒,去著老莱衣。

渭北草新出,关东花欲飞,楚王犹自惑,片玉且将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
——岑参

夫子不自衍,世人知者稀,
来倾阮氏酒,去著老莱衣。
渭北草新出,关东花欲飞,
楚王犹自惑,片玉且将归。


白话文翻译

这位先生不自夸,世上了解他的人少之又少。
来喝阮氏的美酒,去穿老莱的衣服。
渭北的新草已经冒出,关东的花儿也快要盛开。
楚王仍然困惑,片玉还将归去。


注释

夫子:指的是有学问的人,常指孔子。
自衍:自我夸耀,自我宣传。
世人:世上的人。
阮氏酒:阮家酿造的酒,形容美酒。
老莱衣:古代隐士老莱子所穿的衣服,象征隐逸的生活。
渭北:指渭河以北的地区。
关东:指关隘以东的地区,风景秀丽。
楚王:指古楚国的国君,历史上楚王曾对美玉感到迷惑。
片玉:指一块美玉,象征珍贵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岑参,字与之,号青门,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边塞诗和山水诗。其作品常表现出豪迈的气概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崔全被放归京城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崔全的祝贺和对世事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复杂和对人事变迁的无奈。


诗歌鉴赏

岑参的《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开头以“夫子不自衍”引入,揭示了诗人对世人的观察,强调了真正的智慧与品德往往不被大众所理解,这种对比为整首诗奠定了深邃的基调。接着提到“阮氏酒”和“老莱衣”,形象地描绘了隐逸生活和享受的美好,表现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中“渭北草新出,关东花欲飞”的描写,运用自然景象暗喻人生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感慨。最后一句“楚王犹自惑,片玉且将归”通过楚王的迷惑,反映了对珍贵事物的追求与无奈,暗示了人们对于名利与归属的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意象和人事变化相结合,展现出岑参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夫子不自衍:强调有德之人往往不自夸,反映谦逊的品德。
  • 世人知者稀:指出真正懂得此道理的人不多,形成对比。
  • 来倾阮氏酒:邀请朋友共饮,象征友谊与欢聚。
  • 去著老莱衣:提到隐士所穿的衣服,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渭北草新出:自然景象的描写,暗喻新生与希望。
  • 关东花欲飞:春天的花朵象征生机与活力。
  • 楚王犹自惑:历史典故,楚王迷惑于美玉,暗指对名利的迷恋。
  • 片玉且将归:象征珍贵事物的归属,反映对人生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隐喻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内心情感。
  • 对仗:如“渭北草新出,关东花欲飞”,对称工整,增强音韵美。
  • 象征:通过“片玉”象征人生中珍贵的东西。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话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谦逊、友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阮氏酒:象征友情与欢聚。
  • 老莱衣:象征隐逸与简单生活。
  • 渭北草关东花: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活力。
  • 楚王与片玉:象征对名利与珍贵事物的迷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阮氏酒”象征什么?
    A. 友情
    B. 财富
    C. 权力
    D. 忍耐

  2. “楚王犹自惑”中的“惑”指的是什么?
    A. 迷惑
    B. 疑惑
    C. 迷途
    D. 迷失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功名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感慨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崔颢《黄鹤楼》

诗词对比
岑参的《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岑参更注重人与自然的结合,而王之涣则侧重于壮丽的景色与豪情,显示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岑参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