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

时间: 2025-01-10 22:25:21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

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

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

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
作者:岑参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
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
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
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

白话文翻译:

这棵柏树色泽青翠,刚刚移植到这里。
它并不是在高台上栽种,而是留在了荒凉的沙地上。
柔嫩的叶子轻轻掩映着门前的柳树,
绚丽的花朵在院中与梅花嬉笑。
不必担心岁末的凋零,
霜露又怎会摧残它们呢?

注释:

  • 爱尔:即“柏树”,象征着长青的生命力。
  • 青青色:形容柏树的青翠色泽。
  • 移根:指将植物的根部移植到新的地方。
  • 碛中栽:在沙土中栽种,碛指沙漠或沙地。
  • 脆叶:形容叶子柔嫩。
  • 欺门柳:柳树在门前轻轻摇曳。
  • 狂花:盛开的花朵形态活泼。
  • 岁晚:指一年末,冬季。
  • 霜露:指早晨的露水和寒冷的霜。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以及柏树的生长,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符合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结合的特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岑参(约715-770),字子美,号青山,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边塞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岑参在边塞任职期间,见证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其作品常以边塞为背景,表达对家国的思念和对大自然的崇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新栽的柏树,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开头的“爱尔青青色”不仅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更蕴含了对柏树的喜爱。诗人将柏树移植到新环境,暗示着适应和生长的能力。接着,诗人通过“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便环境并不理想,生命也能顽强地绽放。

最后两句“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韧性的坚定信念。在诗中,霜露代表着恶劣的环境与困境,但诗人却不以为然,展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岑参对于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尊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爱尔青青色”: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柏树的喜爱。
    2. “移根此地来”:强调迁移的过程,暗示新的开始。
    3. “不曾台上种”:反映出环境的艰苦,似乎在暗示生命的挑战。
    4. “留向碛中栽”:进一步突出环境的恶劣,表现出柏树的坚韧。
    5. “脆叶欺门柳”:通过比喻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6. “狂花笑院梅”: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增添了生动性。
    7. “不须愁岁晚”:表达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8. “霜露岂能摧”:强调生命的顽强与坚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情感结合,展现诗人的心境。
    • 拟人:赋予植物以情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 对仗:如“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出一种生命的坚韧和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 柏树:象征着长青与不屈。
  • 柳树:象征柔韧与妩媚。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霜露:象征困境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爱尔青青色”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梅花的色彩
    • B. 柏树的色彩
    • C. 柳树的色彩
    • D. 花朵的色彩
  2. 诗中提到的“霜露”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
    • B. 困难
    • C. 春天
    • D. 美好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燕歌行》
  • 王昌龄《出塞》

诗词对比: 可以将岑参的《使院中新栽柏树子》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比较,前者侧重于对生命韧性的赞美,后者则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两者均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